坚守在急诊急救工作的第一线。
片段一:科室住满患儿 儿科医生24小时值守
10月1日,来自文昌的徐天辉,中秋节当天在医院值班,没能回家跟家人团聚,他却说没事,老家离海口比较近,让生病的孩子得到及时治疗才是关键。国庆假期值班第一天,徐天辉收治了多名患儿。其中有一个发热、抽筋的3岁男孩,让他十分牵挂,5日上班第一时间就去看望治疗情况。
5日上午,该医院呼吸内科儿科医生龚成娜值完夜班,完成交班就可回家休息了,但是还有好几个患者要做检查,她科室里忙前忙后,走路带风;耐心地给一位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家属沟通,告知家属做支气管镜的风险及技术,让家属更加放心。
致敬儿科医生!
片段二:援鄂医生查琼芳坐诊
10月1日起,澎湃新闻推出“与国同庆 他们筑梦而行”系列报道,讲述平凡英雄的国庆长假故事。
2020年10月5日一大早,上海仁济医院呼吸科门诊,查琼芳赶到医院,换上工作服、戴上口罩,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门诊4楼呼吸科5号诊室里。
10月5日起,她将连续值班两天,为秋季就诊高峰而忙碌。
查琼芳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也是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于2020年除夕夜逆行而上,次日凌晨抵达武汉金银潭医院。在那里抗疫的67个日夜里,她用文字、音频写下10万字《查医生援鄂日记》,被大众所熟知,还收获了“日记女神”的称号。
“平时因为会堵车,我要7:30才能到医院,今天还在假期里,家里一路过来很通畅,7:15就到了。”查琼芳说,这一天距离她援鄂回沪已经过去6个多月,生活和工作早已回归正常。
10月5日起,她将连续值班两天,为秋季就诊高峰而忙碌。
致敬“逆行”医生!
片段三:骑警、热心市民配合急救医生的一场急诊
10月4日早上8点30分,已经在各个路口执勤1小时的漯河市交警支队秩序管理示范大队骑警王蒙、时晨雨、张玺斌、刘坤烽、郑骥龙、张小亮刚刚赶到黄山路与海河路交叉口准备集合带回。这时,路口一位正在等待信号灯的老人突然晕倒在地,6人立刻跑上前去查看,此时老人已无意识,并伴随抽搐。
见此情况,刘坤烽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由于救护车需要调配,情急之下,刘坤烽、郑骥龙、张小亮三人在路口照看老人及疏导交通;王蒙、时晨雨、张玺斌三人则跑至前方500米处的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向大夫说明情况并借来一张急救床。
三人推着急救床飞奔回路口,与外卖小哥和热心市民共同将老人抬上急救床,此时急救医生也赶到现场,在医生看护下将老人送至急诊室。
致敬急诊医生!致敬骑警!致敬热心市民!
片段四:三分钟送医!济南民警在堵车中架起“急救绿色通道”
10月3日中午11时30分左右,一名妇女神色焦急的走进趵突泉派出所,用带着哭腔的语气求助民警 :她的儿子陶某,在济南游玩的路上乘车经过杆石桥路口突觉不适,先是胸闷,随即浑身麻痹痉挛,由于此处堵车比较严重,几百米的路程就走了十多分钟,眼看着孩子病情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看到路边的趵突泉派出所,遂下车求助民警。
时间就是生命!得知此情况后,派出所值班副所长余晓阳立即决定,使用警车将陶某尽快送医救治。
此时陶某双手已经没有知觉,呼吸非常急促,情况十分危险。
余晓阳和同事们将陶某从私家车上搀下扶至警车副驾驶的位置,打开警灯,鸣响警报,以最快的速度将陶某送就近的医院治疗,仅用三分钟的时间就将其送到齐鲁医院急诊室。
致敬救急民警!
片段五:黄金周坚守在岗位的120急救医生:“已经习惯与时间赛跑”
“今天出动2台急救车,整体情况平稳。”10月1日中午12点,协和东西湖医院120急救中心站长常建伟,大步流星前往食堂就餐。虽然当日工作不算紧张,但他已然习惯了步履匆匆。
在过去几个月,常建伟带领团队穿梭来往城市东西,顽强战疫,他因此获评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与时间赛跑,拨快了他的时钟,造就了他新的“时间观”。
急救车采用“云”连接,患者转运时,院内医生就可展开施救。
“我们都知道,120急救医生必须快速出动,才能赢得生的希望。但有时候,光有医生的努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一些新的技术,能够帮我们更快、更准确地抢救患者。”
协和东西湖医院120急救中心,按照物理空间,可分为指挥调度中心、数据机房、车辆出发地。其中,指挥调度中心是整个急救中心的“神经中枢”。
大屏幕上,120电话信息、各急救站点信息一目了然。3名工作人员正依据信息,调遣就近站点的车辆。从接任务到出发,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恒温的数据机房记录着指挥调度中心的所有数据,2台服务器正不间断作业。一旁的UPS不间断电源,能够保障数据不断档。
室外的车辆出发地,19台急救车整装待发。这些车辆非同寻常——车头、车内分别安装摄像头,跟踪路况和急救医患的情况;车辆控制台不仅有查看电子病历、接收命令单等功能,还可以直拨现场患者、家属电话,第一时间接通“生命热线”。
致敬急诊120!
片段六:......
我们在“十一”黄金周与中秋同乐的日子里尽情玩耍,而急诊人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急诊人,尤其是医护人员,他们的日历上几乎没有节日,也没有日夜之分。
健康大河南在这里为急诊人致敬,你们辛苦了!感谢一路有你!
来源:综合截取自新海南客户端、长江日报、澎湃新闻、济南日报等等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