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患儿体检现心脏杂音,介入微创巧堵冠状动脉瘘!
生活中常听说给冠状动脉放支架,让狭窄的冠脉重新通畅,来治疗冠心病。但临床上有一种疾病却要给冠状动脉放置封堵器,堵塞异常血流,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惹得祸!
小萍萍今年3岁了,2年前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位于心尖部3/6级收缩期杂音。近日前往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入院心脏彩超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伴右心室肥大”。易容松主任及团队充分细致的讨论后,决定为其行介入手术治疗。
术中通过冠脉造影证实了术前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诊断,并发现右冠状动脉粗大,走形迂曲,通入右心室的瘘口直径约2mm。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的在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的开口处植入封堵器,手术顺利结束,患儿返回病房,进行下一步的药物治疗。
01
什么是冠状动脉?
心脏就像人体内的发动机,往身体各部位“泵血”。心脏自身也需要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工作,冠状动脉就是给心脏供血的管道。冠状动脉走行在心脏表面,从主动脉发出,分为左、右冠状动脉,然后又发出很多分支深入到心脏肌肉内部,给心肌供血输送营养物质。
02
什么是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瘘指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与心腔、或其他大血管形成异常交通的血管畸形,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好发于右冠状动脉,常引流入右室或右房,临床上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较多见。
由于冠状动脉面对高阻力的心肌血管床转向低阻力瘘道而直接回流入连接的心腔,致使患者可以出现心肌缺血,心衰及肺动脉高压等临床表现。
03
冠状动脉瘘的表现是什么?
半数以上患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分流量较大者,对于婴幼儿患者有烦躁不安、出汗等;成人患者一般活动后出现心悸、心绞痛、气短,甚至水肿、咯血和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
由于较小的冠状动脉瘘有随着年龄变大的倾向,因此,若有症状、或虽无症状但存在持续的杂音,通常建议尽早封闭。冠脉漏一般不能自然愈合,有心衰,肺高压,猝死风险等,所以一经诊断,应该积极治疗。
04
冠状动脉瘘如何治疗?
传统方法是外科手术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结扎或者修补。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手术得到治愈。目前心脏导管介入封堵已成为首选的方法。临床上介入治疗手段包括,弹簧圈,血管塞,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等各种装置。
总之,由于该疾病临床相对少见,介入手术治疗过程复杂、风险极大,需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由具备丰富介入手术经验的医师操作。如果您或宝宝正遭受冠状动脉瘘困扰,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咨询。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杏林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