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连续发烧一个月,都因为这道菜!很多人极爱吃...

2020
10/12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湖鲜海鲜一定要煮熟吃!

大伯连续发烧近一个月
却怎么都查不出病因


 
俞大伯平时身体还算过得去,没什么大的毛病。但从9月初开始,他浑身不舒服,头痛恶心、极度乏力,还晕倒过两次。

他以为是“秋老虎”太厉害中暑了,就到社区医院看了几次。每次量体温都有发热,但查不出病因。他也没有认真对待,自己配了点药服用,但是感觉状态越来越差。

直到上周,家人把他送进医院。鉴于俞大伯有肾结石和胆囊结石病史,治疗针对的是这些部位的感染。但是用了抗生素之后,俞大伯原先的症状不但没有好,而且还出现了胸闷气急,睾丸疼痛。

B超、CT、胃肠镜、骨髓穿刺等各种各样的检查,也没找到有价值的线索,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呢?

平时最爱吃的生鲜惹祸
罪魁祸首是里面的寄生虫


 
此时,一张检查报告引起医院感染科医生的注意:嗜酸性粒细胞超标!一个答案在她的脑中形成。
医生立即组织主管医生查房,他们找到俞大伯:您喜欢吃海鲜吗?发病前几个月是否吃过生鲜食品?俞大伯和老伴异口同声地回答:很喜欢!

原来,俞大伯发病前网购了一瓶鱼子酱,家里人嫌咸不肯吃,他独自享用了一瓶。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购买螃蟹自己在家腌制!

根据这个线索,医生立刻把俞大伯的血样送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了食源性寄生虫检测。检测的结果证实,罪魁祸首就是寄生虫!感染科的医生立即改变了治疗方案,进行抗寄生虫治疗。
在一个疗程的打虫治疗期间,俞大伯的体温果然降到正常。正当欢心鼓舞之际,他又开始发热了,难道一个疗程不够?

此时PET-CT结果回来了:全身大血管壁上都有造影剂沉积,提示血管炎。寄生虫感染后继发了自身免疫反应。明确了病因,打虫加抑制自身免疫,俞大伯体温终于正常了。

专家:湖鲜海鲜一定要煮熟

寄生虫入侵后果很严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猛海鲜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也为健康埋下了隐患。

与海鲜有关的食源性寄生虫主要有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又称肺吸虫)等。通常是通过进食生鲜食品,例如,生的或半生的鱼、虾、蟹、螺、蛙类等感染。

患病的人或动物排出的虫卵通过污染水,在第一中间宿主(如螺类)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在水中会钻入第二中间宿主(如鱼、虾、蟹、喇蛄等)发育成囊蚴,人如果吃了生的或腌、醉、烤、煮时间不足而含有活囊蚴的海鲜河鲜,囊蚴就可在人体内寄生导致感染。
但是有些虫并不是安安耽耽地呆在胃肠道,而是穿过肠壁随着血流跑到全身各处,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不同寄生虫感染临床表现不一,轻的可无任何症状,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发热、皮疹、腹泻、咳嗽、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感觉异常和神志改变等。  

 
肝吸虫常导致不明确原因肝脏肿大或胆囊炎、胆结石。肺吸虫常引起肺、脑、皮肤和和消化系统病变。  

 
食源性寄生虫病就在我们身边,为了健康,尽量不要吃生海鲜,海鲜在沸水中煮至少要5分钟以上,平时生活中,生、熟食器皿和刀具要分开,不喝生水、勤洗手,加强粪便管理,才能做到从根本上防治病从口入。  

 
-THE END-

来源:杭州日报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寄生虫,肝吸虫,海鲜,体温,症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