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科恩发表了一篇评论《血浆蛋白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它们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由于他在血
科恩(埃德温·约瑟夫·科恩Edwin Joseph Cohn,1892.12.17-1953.10.1)最开始在阿默斯特学院学习人文专业,但在一名导师的鼓励下,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在那里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他的博士工作期间,他受到哈佛大学医学院物化系的第一任负责人的影响,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开始与奥斯本(Thomas D.Osborne,美国为数不多的蛋白质化学家之一)合作,并将蛋白质作为他一生的研究方向。
一战后,他回到美国,并受邀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物化系担任负责人。科恩继续他对蛋白质溶解度的研究,并越来越多地关注氨基酸、多肽和血清蛋白。在后一项研究中,他制定了合理的物理—化学方法来分离血清蛋白质,包括盐析、乙醇沉淀等,这些方法在美国为二战做准备时具有重大的意义。1940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认识到需要为备战提供输血材料,希望应用牛白蛋白作为一种“血浆膨胀器”来预防休克。
1941年,科恩发表了一篇评论《血浆蛋白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它们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由于他在血清蛋白方面的丰富经验,他被招募来指导大规模纯化牛白蛋白的工作。因为牛白蛋白从未被证明对人类是安全的,科恩并未停止对于人类白蛋白的分离。在这项工作中,科恩坚持认为分馏血浆的目的是为了特定的目的生产特定的成分,如:用于输血和休克治疗的白蛋白,用于凝血问题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以及用于某些疾病的γ-珠蛋白。在红十字会的支持下,1942年—1945年期间,美国共完成了50多万次白蛋白输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中科恩功不可没。
在众多荣誉中,科恩是第一位被任命为大学教授的哈佛大学生命科学教授。因在战争抢救了无数生命,科恩获得了美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奖章。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我是五号医生吴昊,欢迎关注。明天见!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