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和流感虽然时间上有重叠,但笔者认为不是1+1=2或 1+1>2的叠加关系。
病毒“地球村”(16)
——新冠叠加流感,可能性多大?
核心提示:
个体水平,感染了毒力比较强的病毒后,机体会产生一种叫干扰素的物质,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因此,一个普通正常人在感染新冠基础上同时再叠加上流感感染、并同时产生两个疾病的严重临床表现,如同一个人普通正常人同时中两个大奖,可能性很小;群体水平,积极提倡带口罩、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离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大有助于预防新冠、流感等以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的病毒传播。
所以,尽管“地球村”带着新冠战战兢兢地进入了流感季节,无论是个体水平还是群体水平,流感和新冠时间上的重叠,并不意味着两种感染所致的疾病或疫情就是1+1=2 或 1+1>2的关系。
新冠挥之不去,而且可传播性在增加,受新冠震荡和打击的我们,战战兢兢迎来了秋天,也逐步进入了流感季节。
新冠时间上和季节性流感的重叠,已是既成事实。
——新冠,目前全球已确诊有3千3百多万人感染,病死人数已突破100万。
——季节性流感,流感病毒的可传播性超越新冠:美国估计每年平均有8%的人口受感染,但致死性弱于新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有300-600万重症流感病例,导致全球29-65万人死亡。
如果新冠基础上再叠加流感,即新冠和流感两场疫情有 1+1=2 或 1+1>2的关系,对正在持续受新冠疫情震荡和打击的“地球村”,以及一些在“新冠恐怖”下很多疫区战战兢兢的“地球村”的村民,无疑是雪上加霜。
国内外都有专家对新冠和流感的“叠加”表现出了担忧。
但笔者认为新冠和流感两场疫情时间上的重叠,并不等于两场疫情的线性或协同性叠加,不是 1+1=2 或 1+1>2的关系,不值得过度担忧。
为什么?
病毒感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物质:干扰素。
干扰素和抗体不一样:抗体只针对某一种特异的病原微生物,而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能防止病毒的增值和扩散。
干扰素有种属特异性和细胞选择性等特点,对正常细胞不起明显作用。
同时,只有父母给我们的、自己身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干扰素,在自己身上才具有抗病毒作用。不是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干扰素,没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病毒毒力越强,刺激机体产生的干扰素抗病毒作用也越强。
新冠和流感都是有一定毒力、可以致死的病毒,对普通正常人,感染上其中一种病毒后,先感染的病毒刺激机体产生的干扰素可同时以防止另外一种病毒的感染,因此,一个普通正常人同时感染上两种比较凶险的病毒,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与普通正常人同时中两个大奖的机会很少,道理相同。
一种毒力比较强的病毒感染我们机体的细胞后,会引起细胞表面结构和内环境等产生相应的改变,使得另外的病毒不容易同时进入细胞并进行繁殖——简言之,“一山不容二虎”,一个细胞内很难有两种毒力都比较强的病毒能“和谐共存”。
由此解释以下现象:迄今为止新冠合并流感的正式报道的病例极少,当然,欧美国家新冠爆发时已经错过了流感季节,但我们国家年初新冠和流感季节有明显的重叠,正式报道的、确诊的新冠合并流感病例有多少?
病毒毒力越弱,刺激机体产生的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也越弱。
由此解释以下现象:国外有报道,在新冠患者中,20%以上检测出了其它病原微生物,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病毒。
——以上现象并不奇怪:我们处在“病毒地球村”内,很多很多病毒对普通正常人并不致病,鼻病毒、腺病毒和冠状病毒家族中的有些病毒,仅引起普通感冒,这些呼吸道常见的病毒,已经和大部分普通正常人相适应,或者致病力弱,新冠病毒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干扰素对它们没有什么作用——它们的毒力很弱,干扰素没有必要对它们起作用。
如果患者先前呼吸道内存在鼻病毒、腺病毒等致病力很弱的病毒,这些病毒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的能力很弱,又不足以抵挡新冠感染。
当然,对免疫功能很差的患者,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可能也大大增加——当然也可能包括新冠叠加流感,比如:艾滋病病毒最后摧毁人体的细胞免疫后,患者会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我多年前在米国参加医生执照考试前,艾滋病患者后期的各种机会性感染,背得头晕脑胀,这是题外话。
新冠疫情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自觉带口罩、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和勤洗手等已经成了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改变,都非常有助于从群体到个体水平上预防新冠和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传播。
严肃、认真对待新冠和流感,沉稳、从容走向明天:
——新冠和流感虽然时间上有重叠,但笔者认为理论上和实践中、从个体到群体水平都不是1+1=2 或 1+1>2的叠加关系。
——大自然的流感季节但同时又是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季节......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