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不同疾病时期的肿瘤患者,出游时一定要衡量自己的体能状态,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肿瘤患者在接受适当治疗后,处于康复期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景区游玩散心,既使身体得到锻炼,又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激励自己战胜疾病,提高生存质量。
重要的是对于身处不同疾病时期的肿瘤患者,出游也有不同的要求,一定要衡量自己的体能状态,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一、谨遵医嘱
一般来说,刚刚做完手术未满3个月的患者,身体还未痊愈,病情不稳定,尽量不要远游,可以在家周边走一走。
接受放疗的患者,3个月内,因放疗可能导致皮肤、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相对薄弱,出远门不便,但过了3个月可以参加近距离的旅行。
接受化疗的患者,1个月后,造血系统恢复,可以适当地出门走一走。
而对于那些康复期的患者,有一些预后3-5年的患者,甚至可以说达到临床痊愈的患者,可以放开心情出门游玩。
小贴士:患者可以预先和医生商量,确认自身病情是否适合长途旅行。尤其去一些特殊的地方,如高海拔地区,尤其需要事前和医生商量。
二、舒适为主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旅游季节和地点的选择应以“舒适”为主。
比如,夏季炎热时,可以选择到北方避暑胜地;冬季寒冷时,可以选择到南方暖和的地方。需要强调的是,旅游的出发地和到达地的温差不宜太大,否则容易感冒。
由于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较低,不适合去人多、空气不好的地方,应该尽量避开旅游高峰期和热门景区。在旅行景观类型的选择上,肿瘤患者可以选择自然景观。研究表明,自然景观能够带给人更积极的心理感受,有助于人体恢复并能够有效减轻压力。
三、备好药物
1. 药不能停。最好能带上双倍的药物量,有备无患,就算临时有事多耽搁几天,也不用担心药不够。
2. 带上自己的处方、拍下药盒的照片。除了要带好经常服用的药物,最好让医生提前开一个用药证明,并拍下药盒的照片,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是境外旅游,可以翻译一份英文病历随身携带。
3. 还要考虑救急药品。如治疗腹泻的黄连素、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积食、腹胀的健胃消食片;防止晕车的晕车贴;外伤的创可贴、百多邦;老年人的临时降压药、速效救心丸以及硝酸甘油等。但要记住,如果自己处置无效,应就诊当地医院的急诊。
4. 可以准备一个“疾病护照”。写上自己的基本资料,如简单的病史、有无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医院与医师联系方式、发生紧急情况时的联系人等。将“疾病护照”和身份证放在一起,万一有意外情况,可供医生或旁人参考。
5. 关于旅行医疗报销。急诊首诊可报销,因此一般优先就诊急诊。
进入维持治疗阶段的肿瘤患者一定不能擅自停药,一旦停药超过半个月至一个月,一些肿瘤就会变成新的状态。有些癌症容易复发,甚至原本对药物敏感的细胞也会变得不敏感,从而变成耐药细胞,增加治疗难度。
此外,患者可以设定一个服药的闹钟,如果出现漏服、忘服也要根据不同药物的给药方式补服或按原疗程服用。
四、饮食清淡
1. 饮食要讲卫生。旅途中饮食宜清淡,少吃方便面,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不食用不卫生、不合格的食品和饮料,不喝泉水、塘水和河水。肿瘤患者尽量在住处餐厅用餐,自备餐具和水具,方便卫生。
2. 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肿瘤患者可尝试各地美食,但要少吃,绝不过量。尤其对辛辣食物,对甜腻的食物,对平时不常吃到的食物,尽力保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样可使身体处于平时的饮食习惯中,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应激反应。
五、结伴而行
1. 避免过度疲劳。坐汽车颠簸厉害,容易疲劳;乘火车人多拥挤,空气污浊。故长途旅行尽量选择卧铺或飞机,也可分段前往。
2. 量力而行。肿瘤患者体能与常人不同,旅行日程安排宜松不宜紧,活动量不宜过大,行步宜缓,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正常的休息和睡眠。攀山登高要量力而行,以免劳累过度,加重心脏负担,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起旧病复发。若出现头昏、头痛或心跳自觉异常时,应就地休息或就医。
3. 结伴而行。肿瘤患者最好与家人、朋友结伴而行,以防出现意外无人照应。出发前,要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旅游过程中出现任何的不适,一定要报告医生,不要为了旅游而硬撑。
4. 预防感冒。旅游非常消耗体力,部分患者可能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饮食,从而导致水土不服,身体很容易虚弱,进而容易感冒引起抵抗力下降,让癌细胞有可乘之机。因此,肿瘤患者要多留意旅途中的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勿劳累,谨防感冒。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