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患癌去世,儿子如今确诊,侄子也中招!很多人一查已是中晚期,这个习惯赶紧改

2020
09/28

+
分享
评论
健康大河南
A-
A+

45岁以上人群建议尤其关注食道健康,最好定期体检,发现不适及时就医筛查。

5年前,67岁的福建泉州人老林,得了食管癌,不到4个月就去世了。

今年9月,他的儿子大林也得了食管癌,他提醒家人做个体检,结果,41岁的侄儿小林,也被查出癌前病变。 

近年,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且趋于年轻化,与烟酒过度、喜吃烫食有关。

56841601248020263 

吞不下东西以为是咽炎

不到4个月就去世了

刚做完手术的大林,还住在福建协和医院,目前病情稳定。

大林说,近半年,他常胸闷、腹疼,以为是胃病,吃了胃药不见效,又觉得喉咙不舒服,以为是慢性咽炎,直到一个月前,他胸口堵得慌,干饭咽不下,在当地医院做了检查,才发现食管癌。

随后,他赶到医院做手术治疗。

35591601248020787

据悉,5年前,大林的父亲也是进食困难,被查出食管癌,因为发现太晚,错过手术时机,老人连药都吞不下,不到4个月就去世了。

大林病倒后,督促家人做了体检,侄儿小林也做了胃镜。

检查报告显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就是癌前病变,再不注意,很快也会变成食管癌。

为啥一家三代得食管癌?大林很懊悔,家人都爱喝热茶、喝酒,且常聚在一起喝几杯。

医生说,人的食道壁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了,食道黏膜就容易烫伤,常喝烈酒、嗜好吸烟,吃得太烫、太硬、太快,黏膜反复受伤、修复,容易引起黏膜质的变化,甚至发生癌变。

15661601248020837

  早期症状不明显 很容易误诊

食管癌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可能是家族的基因有易感性,但关键是要改善饮食习惯,加强体检,才能提防家里再有人“中招”。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误诊,我国超过8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

而在食管癌早期时就发现并进行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90%。

如果吃东西时,心窝、胸骨后有烧灼、针刺感,常返胃酸,或有家族遗传,都要及时检查。

酗酒、爱吃烫食、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40岁以上应每年做一次胃镜,一些早期的食管癌可以治愈。

80681601248020885

 

食管癌高发

与进食“热、快、粗”关系大

研究认为,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是食管癌的三大诱因。

环境中主要是水、土中微量元素“钼”的缺乏会导致食物容易霉变;而饮食习惯中影响较大的则是吃得热、快、粗。

调查发现,在部分高发区,人们饮食习惯中爱吃特别粗和硬的食物;而在一些高发地区,人群大多有食用腌制食品的习惯,这也是食管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40241601248020931

专家说,腌制品中含有亚硝酸胺,长期食用将大大提高致癌风险;“如果开坛一次性吃完还好,但谁家的腌制食品不是放很久,一直吃?这种情况下各种霉变的几率就更高了。”

以前认为肠癌是“富贵病”,食道癌是“穷病”,大致也与饮食习惯相关。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管癌的发病率还是有一定下降趋势的,但总体来说依然还是一种多发的常见肿瘤,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

  诊断时,大部分就诊患者已是中晚期

专家说,食管癌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目前确实是个难题。

早期患者可通过食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费用较低,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大大好于中晚期患者的疗效。

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在广东这个数据在2/3以上。

实际上,九成半以上的食管癌患者早期是有轻微症状的,比如进食时吞咽不畅,有阻滞感;患者本身可能不容易感知,或者不以为意,但医生通过内镜检查可以发现。

96281601248020988

然而,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数据都表明,浅表食管癌的诊断率不足2%。

很多时候食管癌的轻微症状容易和咽炎、食管炎、胃炎混淆起来,隐蔽在这些诊断之下。

诊断例数少,影响早期诊断实操的累积和比照,有碍提高诊断水平,反过来又导致难以提高诊断率。

医学方面要想办法打破这个局面,普通人也需要加强防病意识。尤其是高发区,45岁以上人群建议尤其关注食道健康,最好定期体检,发现不适及时就医筛查。

  多吃新鲜食物少吃烧烤 预防食管癌

要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食管癌,专家认为,除了45岁以上人群应提高保健意识、关注食管健康外,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比如食物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重口味的食物和很硬的干粮等。

90411601248021033

不为人知的是,饮食习惯对食管癌的影响,还不止于食材和烹饪方式,甚至也跟餐桌仪态有关。

专家说,早年的研究已发现,食管癌高发区域的人,就餐多有蹲食习惯。

坐着吃,食物可以慢慢沿着消化道顺畅下滑;而蹲着吃,腹压剧增,食物在食管的停留时间加强,给食管增加了负担。

所以,吃有吃相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在中国食道癌的发病率比较高的地区主要是集中在太行山的南端,也就是河南,河北和山西这三省。

而目前食道癌是世界性的恶性肿瘤疾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和安全。

预防食管癌,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具有积极意义。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97481601248021083

普通人也需要加强防病意识。尤其是高发区,45岁以上人群建议尤其关注食道健康,最好定期体检,发现不适及时就医筛查。

来源:综合整理自钱江晚报、海峡都市报、广州日报等等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食管癌,食道癌,饮食,食物,黏膜,体检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