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聋人日 | 聊聊关于听力的那些事儿

2020
09/28

+
分享
评论
医学中文网
A-
A+

如果确实出现听力障碍,要及时就医,及时进行矫正哦!

春日枝头燕雀的啁啾

夏夜稻田阵阵的蛙鸣

深秋雨夜拍打的滴答

隆冬风雪呼啸的呜咽

这些我们已然听惯或不甚上心的自然之声

对听力障碍者来说却是他们难以企及的鲜活世界



今天,是国际聋人日。听力损失及耳聋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位居全球疾病负担排行榜前列。统计发现,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也就是4.66亿人,包括4.32亿成人和3400万儿童,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更重要的是,听力损失不只是人们上了年纪以后才出现,调查显示4/5的听力损失发生在人们40岁以前,其中90%的听力损失可以通过现代的听力矫正技术及手段来改善。


全球约有70万听障人士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术。人工耳蜗通过植入耳蜗内的电极直接刺激听神经,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入大脑形成声音,从而帮助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重获听力。北京同仁医院1997年做了国内第一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


最早期的人工耳蜗植入术仅针对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成人患者。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听觉言语中枢的发育在5岁左右完成,3岁前是黄金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没有语言基础的长期耳聋的成人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虽然可以听到声音,但无法听懂和理解语言。



因此,目前我国以及大部分国家对人工耳蜗最低植入年龄的要求是不低于12个月,而部分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等,则取消了对最低植入年龄的限制。


人工耳蜗是通过电刺激产生的声音,和正常人耳或助听器放大听到的声音不尽相同,所以在人工耳蜗开机后,康复训练也是很重要的环节,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新的声音。


通常没有语言基础的婴幼儿需要训练2年~3年。即使有语言基础的成人和老年患者,也需要6个月~12个月的康复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康复效果。


如果身边有爱戴耳机的朋友,一定要提醒他们多注意听力,如果确实出现听力障碍,要及时就医,及时进行矫正哦!



编辑:Jerry

审核:Flavia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人工耳蜗,国际聋人日,语言,康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