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新冠病毒已变成“常驻病毒”

2020
09/27

+
分享
评论
豹耳健康
A-
A+

可以期待未来1-2年内疫苗问世,让世界走出疫情阴影。

9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第二届海峡两岸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发展大会上表示,以现在疫情蔓延态势来讲,新冠病毒已经变成“常驻病毒”。

张文宏解释说,原则上来讲,病死率非常高的病毒,是不可能长久在人类中蔓延,比如说SARS病死率10%,很快就被干掉了,MERS病死率比新冠更高,埃博拉病死率更高,这些病毒要么不能走出非洲,要么不能走出中东,要么一走出来就被干掉了。但是新冠病毒却如此之特别。

根据8月23日美国疾控数据显示,新冠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但年轻人(24岁以下)的死亡人数只有309个,张文宏表示,这个病毒对人类的攻击出现了两极分化,它疯狂地攻击老年人,但对年轻人却“心怀仁慈”,仿佛就是自然界专门针对人类设计的病毒,但人类始终要以科学的态度、文明的方式去面对生存。

张文宏认为,如果这个病毒发生在古代,可能意味着所有老年人都将面临死亡,但今天中国做了很大的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当我们把所有医疗资源投入到老年人中,他们活下来了。”

张文宏强调,常态化疫情防控并不代表正常化疫情防控,全球疫情发展至今,随时有可能出现一个“小火花”,“我不知道这个小火花会发生在哪个城市。中国目前采取的防控策略是一旦发现病毒,就迅速加强发热门诊筛查、扩大检测,在扩大检测的基础上迅速对所定位的区域加强管控,争取用一个月时间将‘火苗’扑灭。”

“翻阅历史教科书,很多传染病的大流行,都要等到自然的终止或疫苗的启用。”他举例说,2009年H1N1病毒大流行的终止,就是基于疫苗在全世界接种,使得当今全世界流感死亡率仅0.1%。但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新冠病毒死亡率仍然维持在3%-4%之间,世界的大门很难再次正常开启,涉外医疗服务也很难进行。

张文宏说,全球第二波疫情或将来临,中国也已为输入性病例做好了准备,但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人员聚集时不要忘戴口罩,务必勤洗手,这样国内的疫情是可控的,也是可以预期的。

但从全球来看,世界大门要重启,还是要依靠疫苗的问世,因为当下全球仍处于持续的疫情不平衡态势中,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中国也是不能彻底开放的。

但他表示,从目前世界各国疫苗研发的进度以及现有的受试者的抗体水平来看,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同时指出,世界多国携手合作,消除壁垒,共同抗疫,可以期待未来1-2年内疫苗问世,让世界走出疫情阴影。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新冠病毒,常驻病毒,张文宏,病死率,疫情,疫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