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中医治疗胃癌的辩证要点及用药组方

2020
09/25

+
分享
评论
北京三溪堂中医诊所
A-
A+

对症下药!

中医治疗胃癌的辨证基础主要在于分清虚实关系,虚是以脾胃气虚为主,还是以胃阴不足为主,脾虚是否及肾等;

实则要分清食积、气结、热蕴、痰凝、血瘀何者为患,或协同为患。

胃癌专家石玉春主任指出,胃癌辨证需特别注意舌苔的变化,苔乃胃气所附,苔厚口臭乃食积不化之象;

苔白而腻,口粘且甘,乃湿邪为患;苔黄口苦则有化热之势,苔花剥则胃阴伤。


①肝胃不和:

证见胃脘痞满,时时作痛,串及两胁,嗳气频繁或进食发噎,苔薄白或薄黄,舌质红,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若口苦口干,胃脘痞胀伴灼热感,属郁热不宣,去当归、柴胡、生姜,酌加吴茱萸、黄连、黄芩之类;

若便秘燥结,腑气不通者,酌加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之类;

服药后大便仍不通畅者,去法半夏、茯苓、生姜,加生大黄(生下),芒硝(药汁内溶化,炖沸);

若嗳腐吞酸,矢气臭,胃内停食者,酌加山楂、神曲、连翘、莱菔子(打碎)之类。


②脾胃虚寒:

证见胃脘隐痛,绵绵不断,喜按喜暖,食生冷痛剧,进热食则舒,时呕清水,大便溏薄;

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面色咣白无华,神疲肢凉,舌淡而胖,有齿印,苔白滑润,脉沉细或沉缓。

治法:温中和胃,健脾益气。

代表方剂: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味。

便溏泄泻,属脾肾阳虚,加山药、芡实,鸡内金、儿茶、补骨脂、制肉蔻;

若脘胀嗳气,呕恶,苔白厚腻,寒湿内盛,减人参量,酌加藿香,苍术、草果之类。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代表方剂,胃癌,脾胃,中医,虚寒,食积,柴胡,嗳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