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会导致猝死,所以大多数人都还比较配合抗凝治疗。可为什么有很多患者在治疗后还是会出现腿越来越黑,甚至溃疡,变成"老烂腿"呢? 黄医生通过真实病例带您了解常见血管疾病。
腿越来越黑了,是为什么?
门诊那天来了一名中年人,陈先生,58岁,10多年前得过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按照医生的要求一直吃着华法林,自己觉得算是个很听话的病人了,可他一脸的困惑,掀起裤子,露出右腿,说,"最近这几年这腿是越来越黑了,经常感觉胀痛,时不时皮肤还特别瘙痒",他一脸委屈的说,"我也按时吃药了啊,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由于长期深静脉梗阻所造成的血液回流障碍,以及血栓再通后由于瓣膜功能破坏导致的静脉血液返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的相应症状及表现,这些情况统称为血栓后综合征。
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肢体沉重感、肿胀,久站或活动多后加重,可伴有行走活动后腿部酸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瘙痒、湿疹,形成经久不愈的或反复发作的溃疡等。
研究显示,血栓后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严重程度,特别是髂股静脉血栓,是血栓后综合征发病的预测因素。
如果对髂股静脉血栓的患者单纯采用抗凝治疗,90%将会出现静脉高压引起的静脉功能不全表现,40%将会发生静脉跛行,而多达15%的患者在未来5年内将会发生静脉溃疡。
在一项为期25年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1527名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患者中有245名出现了慢性静脉功能不全,1年、5年、10年和20年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14.3%、19.7%和26.8%。到20年时,静脉溃疡的累积发病率为3.7%。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20年后,血栓后综合征发病率仍持续上升。
尽管不如肺栓塞那样严重,但是血栓后综合征仍然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最重要的晚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展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生病2年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其生存质量与文献报道的心绞痛、癌症或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当,并强调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栓后综合征的必要性。
锻炼: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症状,应鼓励患者通过屈踝、步行行走等锻炼来增强腓肠肌力量,并在休息时抬高患肢。
加压治疗:一旦诊断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加压治疗就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加压治疗方法包括弹力袜、低张力绷带、多层加压绷带、间歇充气加压等。对于那些已经形成静脉性溃疡的患者,加压治疗更是尤其重要。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用来治疗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可以改善相关的症状,对于那些不能耐受或者不能接受加压治疗的患者,药物治疗就很重要了。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发现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复发,是最能减轻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总体负担的办法。
血栓导管抽吸治疗 是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新的方法,可以快速清除血栓,迅速开通静脉血管,缓解急性期症状,减少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