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专栏】从干预措施角度对结局指标的分类

2020
09/25

+
分享
评论
黎麟
A-
A+

关于PRO。


临床结局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往往从不同角度进行测量,或由不同的报告者反映出来,因此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干预措施角度对结局指标的分类——主要结局指标与次要结局指标
2001年修订的CONSORT声明56条将结局指标明确分为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例如,治疗银屑病有效性的主要终点指标是治疗12周后,与基线相比银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 下降到75%患者比例。PASI评分变化的百分率和银屑病病变的好转为次要结局指标。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都评价反应变量或结局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主要结局指标是预设的最重要的指标,用于估算样本含量。有些试验不止1个主要结局指标,但多个主要结局指标可能会造成多重分析(CONSORT1820)因此不推荐使用。RCT报告中的主要结局指标应充分报告。次要结局指标可有多个,无论是主要结局指标还是次要结局指标,都应将其列出并完整定义。
20058WHO牵头建立了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51WHO临床试验注册数据集(WHO trial registration dataset) 要求准备注册的临床试验需要最少20个条目,其中,结局分为主要结局指标(19)和次要结局指标(20)。根据主要吉局指标来作样本量的计算和确定干预的效应。主要结局指标要尽可能具有特异性(比如Beck抑郁评分而不是仅仅看抑郁);对于每一个结局,也应该提供所有测量的时间点。例如:结局名称:全因死亡率;观察周期:一年。结局名称:Beck抑郁评分;测试时间点:6周、12周和18周。次要结局指标也需要详细说明。例如:结局名称:心血管病死亡率;观察时间:6个月。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的划分,主要是从临床试验的目的出发对结局指标的区分。主要结局指标是指临床试验要评价测量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干预措施所能产生的主要效果来确定的。而次要结局指标则是根据干预措施辅助的或次要效果来确定。所以每项研究都要根据其研究目的、研究假说来确定主要结局指标,作为临床试验评价测量的重点。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干预措施,Beck,PRO,银屑病,RCT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