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双节将至,上海如何唤起市民防疫防病意识?

2020-09-24   长三角健康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双节”将至,国庆加中秋连休八天,正值秋高气爽,不少人有外出游玩或聚会计划。

“三重点一促进”持续提升广大市民防病意识和能力

迎国庆、迎进博、迎新春,秋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启动!9月24日,上海市2020年秋冬季爱国卫生运动新闻通气会在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举行。本市抓住三个节点,通过“三重点一促进”持续提升广大市民防病意识和能力。市住建委二级巡视员、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环境整治组梁建安,市爱卫办副主任、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等领导出席会议。

市爱卫办副主任、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介绍,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今年9月至明年2月,全市深入开展秋冬季爱国卫生运动,抓住三个节点:一是迎国庆,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主要针对各类商圈、旅游景点、沿街商户开展不卫生行为巡查和劝阻,结合秋冬季防病科普宣传月,加强疫情防控科普宣教,并督促各类单位做好环境清洁、秋季蚊虫防控和日常消毒工作;二是迎进博,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主要针对国家会展中心及周边五个街镇、重要接待场所,全面开展环境清理和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组建市、区二级的进博会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保障队伍,对涉会酒店和场所开展日常巡查,落实并完成展会期间保障任务,同时将组织开展全市统一的秋季灭鼠活动;三是迎新春,从11月下旬至明年2月,重点推进周四卫生大扫除活动,组织做好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集(农)贸市场、环卫设施、建筑(动拆迁)工地、沿街商户等七类场所的卫生管理,并落实督导与反馈,同时加强常态化清洁消毒,完善公众洗手配套设施,启动越冬蚊虫专项控制行动,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成果。

本次秋冬季爱国卫生运动主要落实四项任务,概括为“三重点一促进”:一是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为重点,全面完成国家卫生区镇创建工作任务,同时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发挥卫生创建统筹协调和群众动员作用,实施以大型商圈、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居住区、沿街商户为重点的“十百千万”环境清洁行动,持续组织周四卫生大扫除,带动城乡卫生健康环境整体改善,营造良好卫生防病环境;二是以“病媒生物防制和环境消毒”为重点,全力以赴完成第三届进口博览会保障任务,对核心区域的国家会展中心及周边9家农贸市场、5家大型商体、近100个接待酒店、17个建筑工地、313个垃圾收集点、16个公共厕所、193个小区等重点场所组织各相关区开展专项调查,督促相关单位进一步巩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确保病媒生物密度达到保障要求标准;三是以“有效防控媒介传染病”为重点,组织完成蚊虫持续控制和秋季统一灭鼠任务,警惕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媒介传染性疾病与新冠肺炎叠加风险,强化专业防控和群众参与的协作配合,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广泛开展秋冬季灭蚊、灭鼠以及越冬蚊虫控制三大突击行动;四是促进《上海市民健康公约》落实落地,针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留弃狗屎等不卫生陋习,组织各街镇、爱卫志愿者、城管执法做好宣传教育和监督执法,形成讲究卫生、改变陋习、履行公约、付诸行动的浓厚氛围,持续提升广大市民防病意识和能力,人人行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共同创造高品质健康生活。

会上,市住建委二级巡视员、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环境整治组梁建安介绍,本市将充分把握秋冬季气候变动期、多病症并发期、节日密集期、重大活动高峰期“四期叠加”特点,结合秋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统筹协调促进群防群控,加强跨部门合作、强化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整治、做好涉疫废弃物收运处置,筑牢疫情防控墙,为第三届进博会提供坚实的疫情防控环境整治保障,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金秋“双节”将至,“双份”健康提示送给广大市民——

外出旅游“五做好” 节日聚会“三牢记”

“双节”将至,国庆加中秋连休八天,正值秋高气爽,不少人有外出游玩或聚会计划。出门旅游如何做好防护?假期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是否有风险?目前仍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送上“双份”健康提示:外出旅游“五做好”,节日聚会“三牢记”!

目前我国境内旅游风险程度较低,但随着秋冬季传染病高发季节来临,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秋冬季传染病流行叠加风险,市健康促进中心提醒市民朋友,外出旅游记得“五做好”:一是“做好出行准备”,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政策,查询景区限流、预约等资讯,提前规划并准备好健康码,出行前准备好口罩、免洗消毒液、纸巾、自用筷子勺子、水杯等个人用品,在外住宿要提前预定卫生条件良好的酒店;二是“做好旅行防护”,乘坐飞机、火车、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并配合交通部门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尽可能少触碰公共物品,勤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清洗双手,在外不方便时可用免洗消毒液,彻底清洁双手前不要触摸眼口鼻,建议采用非接触式的电子化支付方式;三是“做好饮食卫生”,选择干净卫生、通风良好的餐馆就餐,避免拥挤,可错峰就餐或打包外带享用,也可考虑自备食物,不喝生水、不食用野味,两人以上合餐时应使用公筷公勺;四是“做好行程记录”,包括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时间和座位号,住宿宾馆、用餐餐馆和娱乐场馆的名称、地址、房间号及同伴人员等,一旦出现相关情况可及时追溯;五是“做好健康监测”,旅行过程中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立即就近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金九银十”喜事多,假期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也要注意保持距离,做到“三牢记”:一是牢记防护,与人近距离接触以及在密闭或通风不好的场所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二是牢记卫生,勤洗双手,就餐时使用公筷,避免个人餐具直接接触菜品;三是牢记健康,节日期间不暴饮暴食,注意荤素搭配,饮食有度并配合适量运动,尤其提醒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应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备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外出不扎堆、聚会不忘形、放松不放纵!市健康促进中心表示,对于新冠疫情仍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希望每个市民都能穿好“无形的防护服”,金秋佳节每个家庭健康又幸福!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如何做好相关疾病预防与病媒生物防制?(提问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潘启超)

答:科学佩戴口罩是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个人防护的重要手段。本市5月初发布的个人科学佩戴口罩的指引,明确提出了必须戴口罩的情形,并提倡个人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空间内、人群密集区、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建议视情况佩戴口罩:

1、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相关陪同人员,赴医疗机构就诊或前往公共场所(场合)时,必须佩戴口罩。

2、相关从业人员在岗期间,依据执业规范和有关规定,必须佩戴口罩(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等)。

3、乘坐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或长途客车,进入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学校等国家有明确要求的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4、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5、提倡个人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空间内、人群密集区、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建议视情况佩戴口罩。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洗手时应使用肥皂和洗手液,流动水冲洗。同时建议大家外出随身带上手消毒剂等,在不具备洗手条件的时候,及时进行手消毒。

另外,再谈一下秋冬季病媒生物控制:

1、病媒生物中的蚊蝇蟑属于变温动物,其生长发育完全依靠外界温度。秋季随着气温下降,蚊蝇的生长发育时间延长,密度下降。9月-11月初仍会有较高气温出现,蚊蝇活动仍比较频繁,以往浙江部分城市10月份仍有登革热本地传播发生,还需要引起重视。9-11月仍应做好清除积水、控制蚊虫孳生的工作。

2、秋季鼠类进入繁殖季节,因此每年秋季(9-10月)本市都会开展秋季灭鼠活动,降低鼠密度,预防鼠传疾病,减少鼠害事件发生。

3、11月下旬起气温进一步下降,日照时间变短,蚊蝇逐渐进入越冬状态,11月下旬到明年2月需要开展越冬蚊蝇的控制,清除各种积水和积水容器,减少伊蚊的越冬数量,控制地下室等温暖、潮湿、避风环境中越冬的淡色库蚊成蚊。

#传染病,市民,防疫,防病#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