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衣高血压是有害的。
我以前有一个老“铁粉”病人,男性,五十来岁,他几年前血压很高,辗转了很多医院,多次调整降压方案,但血压总是忽高忽低。
来我门诊时,我让他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记录血压日记,在调整了几次药物之后,他的血压逐渐平稳下来。他依从性很好,每2周必到医院,给我看他自己记录的血压日记。
他有很典型的“白大衣现象”,一到医院血压就高。
之前的医生依据他的诊室血压调整药物,总也调整不理想。我参照他的家庭自测血压调整药物,一个月左右,他的血压就稳定下来了。
他平时在家经常自己测量血压,基本稳定在120~130/60~70mmHg之间。而他每次坐到我的面前的时候,一测血压,必定是160/80mmHg,休息几分钟再次测量,依旧如此。
他的“白大衣现象”很有意思,依医院等级而定,如果在家门口卫生站测量,高压会升高5mmHg左右;到二级医院测量,高压升高到10~15mmHg;每次见到我,高压就会飙升至160mmHg。甚至在准备来我门诊的当日,清晨的自测血压都会比平时高一点点。
不光是高血压患者会存在“白大衣现象”,在非高血压人群中,同样也会有“白大衣现象”,我们称为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在医院测量血压增高(≥140/90mmHg),但是在家里自己测血压正常,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血压也正常(日间血压<135/85 mmHg,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 mmHg)。
白大衣高血压是有害的。它的危害性介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部分白大衣性高血压的人群会逐渐发展成为持续性高血压。
单纯白大衣高血压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吃降压药,但需要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例如少吃盐、戒烟、限酒、不熬夜、充足睡眠、减体重、增加体育运动等,并且要定期测量血压。
临床上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我们称为“逆白大衣高血压”,也叫“假性正常化”。
特点就是诊室血压正常(<140/90 mmHg),24小时动态血压高(日间血压≥135/85 mmHg,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 mmHg)。
逆白大衣高血压(reverse white coat hypertension)的现象从1993年开始就陆续有相关报道,有的学者称“假性正常血压”、有的称“反白大衣高血压”、“白大衣性正常血压”,也有的称“孤立性动态高血压”。目前对于逆白大衣高血压发病机制认识尚有限,有待进一步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逆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以40~50岁多见,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体重指数高于血压正常人,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水平、血糖水平、尿蛋白显著升高。
目前大量研究证实了,逆白大衣高血压与大量吸烟、大量饮酒、咖啡因、肥胖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向心性肥胖(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国内有小样本临床研究报道,偶测血压为理想血压(120/80 mmHg)组逆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正常血压(120~129/80~84mmHg)组逆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为16%。
逆白大衣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性与持续性高血压是一样的,需要降压药物治疗。而且,因为不能被及时发现与治疗,因此危害更大,容易出现慢性肾病、左心室肥厚或视网膜病变等高血压靶器官受损情况。
“白大衣高血压”和“逆白大衣高血压”都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因此,成年人均应定期进行规范的家庭血压测量。
如有必要,在医生的建议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以便尽早识别、尽早干预、减少靶器官损害。
图片来源:中国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