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吃出来”的寄生虫,女子身体竟有近10种!这个东西河南人也在吃...

2020-09-22   健康大河南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总之,一定要煮熟了吃!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秋天正是吃蟹的好时节。

清蒸蟹、香辣蟹、蟹粉小笼包、咖喱蟹,各种吃法都很美味,唯独不能生吃!

可是40多岁的胡女士(化名)道听途说,认为吃生蟹大补,把自己吃进了医院……



46岁的胡女士从8月初就感觉不舒服,一阵阵地咳嗽没断过,胃口也变差了,去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没查出什么消化道疾病。

过了一个月,胡女士开始出现胸闷的症状,动不动就气透不上来。

去医院检查CT,医生说,她的胸腔里有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压得肺张不开,可能是结核病,需要立刻治疗!

 

生吃30多只河蟹,引起近10种寄生虫感染

 

胡女士和她的家人紧张起来,感觉病重了,就在医生的推荐下,来到杭州市红十字医院结核外科(胸外科)就诊。

住进医院后,医生打算先为胡女士解决透不过气的“燃眉之急”:一边赶紧准备放管引流,一边安排各项检查。

首先,胡女士接受了左侧胸腔穿刺引流术。引流过程中,胡女士胸管内流出了大量的脓性液体。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发现胡女士的各项指标均没有显示她患有结核感染或者肿瘤。

然而,血常规中的一项异常指标引起了主治医师的注意:嗜酸性粒细胞 8.8*10^9/L,已经高出了参考上限的29.3倍,这提示着患者很有可能存在过敏或寄生虫感染!

但是胡女士没有过敏性的皮疹,没有皮肤瘙痒的表现,也没有发热。

医师推测可能是寄生虫感染,他问胡大姐:“您平时有没有喜好生食和喜饮生水的情况?”胡女士一脸不可能的样子,坚决否认。

钟医生追问:“不一定是近期,之前几个月有没有过吃生食的经历?”

胡大姐才一下子想起来,她告诉钟医师:今年3月,她做了腰椎手术,在家休养的过程中有人告诉她一个“偏方”——生吃螃蟹,说是可以强壮骨骼,帮助她的腰椎早点恢复。

她一听闻,就赶紧买了30多只河蟹,捣碎后用米酒浸泡,去除浮沫后直接全部生吃了。

当时儿子就警告她:“不要这么吃,吃出问题怎么办!”但胡大姐执意要吃,结果真的吃出了“问题”。

于是,钟方明将胡女士的血液送去做了寄生虫检查。结果令人吃惊——肝吸虫、肺吸虫、弓形虫、包虫、裂头蚴、猪囊尾蚴抗体都是阳性。

单是医院能检查出来的寄生虫,胡女士就感染了近10种。

医师表示,胡女士胸腔里的积液是因为寄生虫感染到胸膜,产生炎症反应,渗出导致了积液!知道结果后,胡女士很后悔,表示再也不敢生吃螃蟹了。

 

远离寄生虫感染

从日常生活习惯着手

  
不饮用生水、不吃生食,饭前便后用流水肥皂洗手。  
海鲜、河鲜、肉类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  尤其是不能生食山溪和河里的蟹、虾,因为山溪和河流是各种寄生虫的滋生源。
专家表示,当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螃蟹等水产后,出现胸痛、铁锈色痰、有游走性结节、原因不明的癫痫、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均应考虑肺吸虫病的可能。
肺吸虫病也称“卫氏并殖吸虫”。
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肺部,其虫卵随痰液或粪便排出后先在水中发育成毛蚴,继而侵入第1宿主(淡水螺)发育成尾蚴,尾蚴又侵入第2宿主甲壳类动物如溪蟹、喇蛄等发育成囊蚴。
人在进食未经煮熟的含有囊蚴的溪蟹、蝲蛄、沼虾,或食用半熟的被囊蚴感染的野生动物肉及饮过生的溪水后,都有可能遭感染,囊蚴进入人体小肠,幼虫脱囊而出,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穿过横膈进入肺内发育为成虫。
生吃溪蟹、吃醉蟹,是最容易感染肺吸虫的。  
专家提醒:千万不要贪图美味,腌、醉并不能把蟹中的肺吸虫囊蚴杀死,等于生吃,烤煮的时间不够也不能将囊蚴全部杀死,属于半生吃。
很多人以为酒可以杀死虫子,其实哪怕醉上一个星期,这些虫子也不会死。
但如果用100℃沸水煮过,虫子很容易被杀死。
总之,一定要煮熟了吃!

来源:人民日报、杭州网、都市快报、健康杭州等等

#河南人,寄生虫,囊蚴,医院,感染,尾蚴,溪蟹,结核#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