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2020 CSCO | 吴肖志军教授解读Polatuzumab Vedotin联合免疫化疗方案治疗R/R DLBCL患者

2020-09-21   健康号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关于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

来源:血液前沿



CSCO

2020年9月19日,第二十三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是疫情以来首次线下会议,截至19日上午,共有一万余名代表注册本次会议,全网直播总观看量达160万,互动点赞量8.2万。国内外450余家演讲嘉宾和论文汇报者及百余家团体会员单位和40家媒体亲临现场,见证这一学术盛典。

H君今天为您带来吴肖志军教授对"Polatuzumab Vedotin联合免疫化疗方案治疗R/R DLBCL患者:中国多中心队列的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初步数据"的解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接受一线标准治疗方案R-CHOP后,仍有40-50%的患者治疗失败。高剂量化疗方案后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为复发/难治(R/R)DLBCL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希望。但并非所有R/R DLBCL都能接受移植治疗,不适合移植的R/R DLBCL的生存率非常低,并且也没有合适的治愈选择。

Роlаtuzumаb vеdоtіn (Роlа)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它将微管抑制剂甲基澳瑞他汀E(MMAE)靶向表达CD79b的细胞。 在一项随机Ⅱ期研究GO29365中,pola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BR)与BR单用相比,显示了良好的缓解率(RR)、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 和总生存(OS) 。 Pola联合BR方案陆续在美国和欧洲获得上市批准,用于治疗R/R DLBCL患者。但pola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非常有限,尤其在中国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中目前尚无该类数据。
中国一项多中心队列的真实世界研究,旨在通过一项同情用药项目(CUP) 探讨pola联合BR或R在接受≥2线既往治疗方案失败后的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耐受性。 CUP为那些对所有治疗方案无效的复发难治DLBCL患者提供pola同情使用治疗方案。
本同情用药项目从2019年11月开始在中国的4家中心开始进行,收集和分析了pola CUP 4家中心入组的患者数据。Pola以1.8 mg/kg/周期的剂量静脉输注给药联合利妥昔单抗 ± 苯达莫司汀,总共6个周期,每2个周期和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估。

在13例患者的疗效中,2例患者完成了所有6个周期的治疗,2例患者由于个人原因或疾病进展中止治疗。6例患者(46.2%) 接受了Pola联合BR治疗,1例患者在2个周期Pola联合R方案后疾病进展,但在第3个周期开始加入苯达莫司汀治疗后获得PR。

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AE)主要表现为血液学毒性,3例患者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3.10%)和1例患者出现3-4级血小板减少症(7.70%)。2例患者出现了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例患者出现肺炎,但在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所有患者并未出现外周神经炎。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吴教授总结道,Pola联合(B)R方案在接受多线治疗的高危R/R DLBCL患者队列中显示出了非常喜人的疗效。考虑本研究样本量少以及随访时间短,因此需要更多的数据和长期生存结局来验证结果。CUP真实世界数据是临床研究数据的延伸,并且CUP数据为不适合ASCT的R/R DLBCL患者积累了更多有价值的经验。

后续吴教授还带来一个病例分享。一名曾诊断为DLBCL NOS,GCB亚型,IIA期到男性患者,在经过多种方案治疗后,结果仍为PD。

对患者采取同情用药治疗,但治疗间歇期,患者局部肿物再次增大。在加入苯达莫司汀后发现,肿块消退较为明显。

本资讯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站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CSCO,Pola,化疗,免疫,CUP#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