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到底该怎么睡?睡多久才正常?
午睡,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给了我们不小的能量补充。据调查,全国范围87.56%的人都有午睡的习惯。
午睡确实好处不少,可以帮助降压、保护心脏、增强记忆力、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我们也经常听到关于午睡的各种说法: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中午越睡越困,醒不了;
午睡越睡越累,还不如不睡;
糖尿病人不适合午睡,对身体危害大。
综合上述说法,午睡睡对了,能给身体补充能量,睡错了可能越睡越累。那午睡到底该怎么睡?睡多久才正常?
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做过相关研究,发现午睡超过90分钟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较高。主要是因为白天睡觉时间太长,会影响机体代谢,可能会引起糖代谢异常等问题。
2016年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白天午睡时间超过90分钟,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可能引发糖尿病。
日本也做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午睡时间超过一小时,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会增加46%。
由此可见,午睡时长与糖尿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关系。
但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午睡方式不一样,而且午睡频率也不同,午睡时间的长短对患糖尿病概率还是有个体差异的。
正常情况下,一般建议午睡时间在30-60分钟。如果睡眠时间过久,大脑中枢神经会促使脑组织毛细血管关闭时间过长,使体内代谢过程减慢,导致睡醒后全身不适,而感觉累。
建议午睡安排在午饭30分钟后为宜。饭后胃内食物较多,胃肠加强蠕动,血液循环加快。如果饭后立刻午睡,大脑和全身供血量相对减少,身体感觉不适,加上午睡时间短,所以,通常睡醒后会感觉累。
此外,趴在桌子上或者坐着午睡,睡觉时心率相对较慢,流经各内脏器官的血流速度相对较慢,大脑的血液灌注也会相对减少,坐着午睡醒来时,可能会引起“脑缺血”,从而感觉累或者头晕。
01 午睡时间不要过长
午睡也需要因人而异,但一般情况下,建议午睡时间30-60分钟。
02 尽量避免吃太饱后,立刻午睡
中午别吃太饱,并且吃完不能马上睡,建议饭后半小时左右再考虑午睡。
因为胃部进食后,需要考虑机体进行食物消化的时间,否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问题。
03 建议不要趴着睡
特别是很多上班族,可以选择个护颈枕仰在靠椅上睡,但尽量不要趴着午睡。
04 睡醒后不要立即站起来
不管是午睡还是夜间睡醒了,都尽量不要立马起来。
建议可以先坐在椅子上或者坐在折叠床上,休息3-5分钟,简单地蹬蹬腿或者活动下胳膊。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