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作为风味增强剂,食用是安全的,确认了味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
“味精有毒,发明味精的日本已禁止食用味精了!”“味精能致癌,不信你试试:用热油淋味精,就结成一块儿,那个就是致癌物”“鸡精跟味精一样,也不能吃。”我们一定在朋友圈看到过这样的说法,那么,味精、鸡精到底能不能吃?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分解成被人体吸收的谷氨酸跟钠。谷氨酸不仅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也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而且在人体蛋白质代谢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传说味精会致癌的原因是:味精加热到 120℃ 以上会产生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而且味精的外包装上也明确显示不要高温加热食用(吃瓜群众仿佛看到了实锤之锤!),标注的原因是:如果在12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鲜味剂谷氨酸钠会转变为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没有鲜味,会使味精鲜味丧失。(放味精没有提鲜的作用,那还放它干嘛!)
话不多说,直接上证据:1987年2月16日-25日,在荷兰海牙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19次会议上,根据对味精各种毒理性实验的综合评价结果作出了结论:味精作为风味增强剂,食用是安全的,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确认了味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
因为受到“味精致癌说”的牵连,鸡精也被很多人嫌弃。其实鸡精与味精差别不大,主要组成物质都是谷氨酸钠。可以说,鸡精的构成中40%是味精,剩下的60%是食盐、糖、增味核苷酸,鸡味香精等。
1、为了发挥味精、鸡精中的鲜味,使用时间有讲究
从口感的角度来看,添加味精时要注意温度,70℃-90℃为最宜。炒菜一般在菜肴出锅前加入,为了防止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丢失鲜味;而凉拌菜要早放,使之充分溶解。
2、小心这些调味料中的隐形盐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像鸡精、生抽、老抽、酱油等调味料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食盐,如果炒菜和做汤时用了这些调味料,用盐量一定要减少。如果放了足量的食盐,再加一些这样的调味料,会额外增加钠盐的摄入量,非常不利于健康。
3、特定人群最好少吃
痛风患者要注意,鸡精里含有核苷酸。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痛风患者应该少吃。
总之,任何食品的食用都要适量,并非多多益善,过量食用,自然于健康无益。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