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十三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
来源:血液前沿
CSCO
2020年9月19日,第二十三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是疫情以来首次线下会议,截至19日上午,共有一万余名代表注册本次会议,全网直播总观看量达160万,互动点赞量8.2万。国内外450余家演讲嘉宾和论文汇报者及百余家团体会员单位和40家媒体亲临现场,见证这一学术盛典。
H君今天为您带来CDE专场中杨志敏部长对"2020年中国抗肿瘤创新药审评审批情况及挑战"的解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杨志敏部长从抗肿瘤创新药的审评工作、审评考虑和挑战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首先,杨部长对2020年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进行了梳理,其中血液肿瘤领域方面首个获批的ADC药物——维布妥昔单抗,以及首个获批的国产BTK抑制剂——泽布替尼。
截至2020年9月10日,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与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数量、优先占比以及国产品种比例均有所上升,而审批时间却延长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核查检验的程序后置;二、申报资料质量不高导致多轮补充,及研究工作不够充分;三、研发期间药学变更的相关研究工作不足。
在技术指导原则方面,2020年1月~9月10日期间,已有抗肿瘤相关技术指导原则35项上网征求意见,其中临床专业18项,其他专业17项。已正式发布6项。这些指导原则涵盖了新药研发过程中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指导原则的建立,将推动整个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的标准体制建设。
此外,对于不同设计模式的注册路径也不一样,杨部长以部分实例进行详细讲解,如下所示。
最后,杨部长强调,在临床药物的研发中,我们要加强多学科的合作,整合内部和外部多方资源,同时提高转化能力,尽量多采用科学工具进行早期的研究设计,以加速药物开发。另外,以患者为中心是我们的宗旨,但以科学为基础是核心,应鼓励临床差异化研发。精准医疗、伴随诊断是未来的方向,我们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鼓励全球同步研发,这也是各位临床医生同道共同肩负的使命。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