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疼便是大伙儿常说的“脸痛”。
传说中的“天下第一痛”其实不是分娩痛,也不是“疼起来真要命”的牙疼,甚至于就连肿瘤末期的癌痛相比它都很有可能稍差一些。这类疼痛感,便是在中年人及老年人中极其普遍的三叉神经疼。
▍三叉神经:面部最粗神经
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信息传送至大脑。三叉神经包括三支,分别是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这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
▍三叉神经疼VS牙疼
三叉神经疼便是大伙儿常说的“脸痛”,只不过要特别注意,它和牙疼非常容易混淆,但它比牙疼可强烈得多。
三叉神经疼大多数在四十岁病发,并且通常多发病于中老年人朋友,女性较多,这类病的特点是:在人体的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病发骤发,闪电样、烧灼样、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感。每次疼痛感历时数秒至数分钟,疼痛感呈不定时发作。
对于三叉神经疼病人来说,其面部有一些隐藏的“扳机点”,也就是神经受侵犯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敏感区域。这类扳机点可以遍布头面部各个区域,包括口周(如上下唇部、胡须处)、口内(如舌头的前半部、牙龈、臼齿等)、鼻周(如鼻翼、鼻唇沟)、脸颊部(如上颌区、下颌区、耳前区)等。
当病人在正常情况下的喝水、吃东西、讲话、洗脸中,一旦触及这个扳机点,剧痛就会到来。甚至于有时候连一阵微风抚摸,病人都很有可能感受到强烈的疼痛感。
由于好发于头面部,所以三叉神经疼常被病人误当成牙疼,跑到口腔科就医,对疼痛感却毫无帮助。
其实,三叉神经疼和牙疼很好区别,三叉神经疼的特点是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疼痛感,突发突止,而牙疼的特点是持续性钝痛或跳痛,并且,牙疼用X线或CT一检查,即可明确。
另外,三叉神经疼也经常被误当成三叉神经炎,或者偏头痛。只不过在专科医生眼中,这些疼痛感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当剧烈疼痛来临时
许多三叉神经疼的病人因为这么多年饱受三叉神经疼痛病症的困扰,又经多方医治无效,所以十分痛苦和焦虑。这造成病人很有可能采取一些错误的选择。例如认为三叉神经疼是不治之症,结果放弃治疗;或者偏信一些偏方、秘方,结果耽误医治。另外,打封闭止痛的方法对于三叉神经疼,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甚至很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目前对于这种疼痛,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几个部分,包括:
1、药物保守治疗
对部分轻症病人可以起到控制效果。
2、微血管减压手术
这是目前已经规范化、成熟化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适合中青年、对神经正常功能要求高、对生活品质苛求的病人,七十岁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的病人也可以接受。
3、伽马刀医治
这是一些不适合血管减压术或术后无效病人的补充医治选择。
4、神经阻滞类手术
手术相对风险较小,但也很有可能带来一些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5、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
能缓解疼痛,但会带来很有可能的神经功能缺失,一般不列为首选。
临床遇见三叉神经疼的病人,一般首先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另外也很有可能采取封闭治疗、周围支切断、射频热凝疗法等,但止痛效果不佳时,就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临床推荐的成熟治疗方法,加上微创的发展,高龄老人条件允许也能手术。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