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ECMO技术操作官方规范正式发布!

2020
09/19

+
分享
评论
思宇研究院官方
A-
A+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了《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下文简称《规范》)

前言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了《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下文简称《规范》),这是国家卫健委首次就一项呼吸支持技术制定规范。

一、《规范》为ECMO技术的使用,设定了入门的门槛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组长、危重症学组顾问解立新教授曾参加「规范」的修稿。谈到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他感触颇深:关于ECMO的相关规范和共识,我们在2016年就写过。在此次新冠疫情后,一些地区医院,甚至一些县级医院都开始开展该项技术。


解教授强调,ECMO技术被称为ICU皇冠上的明珠,但ICU是一个团队的技术,是整个一个团队在作战。如果适应证把握不好,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很容易会好事变坏事,甚至危及生命。这项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很高的,尤其是出血、导管相关感染等一系列的问题。


解教授说,此次规范的出台是国家层面首次为一项呼吸支持技术制定规范,就是要对这一技术的使用设定一个入门的门槛,让大家在购置设备的时候,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它能干什么?最关键的是对机构、对人员能力的要求,包括技术开展的时候,是否到上一级单位进行培训,这些都要有严格的规范。

二、卫健委官方解读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以下简称ECMO技术)对救治心肺功能衰竭、心跳骤停等重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ECMO技术临床应用迅速增长,但该技术操作复杂,管理难度大,对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求高。为规范ECMO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我委组织制定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本规范对医疗机构开展ECMO技术临床应用应当具备的诊疗科目、设备设施、人员资质、技术能力、实施流程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ECMO技术临床应用的最低要求。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辖区内ECMO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做好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ECMO技术临床应用。鼓励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将ECMO技术纳入省级限制类技术管理。


开展ECMO技术临床应用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成立ECMO技术临床应用专家组,对ECMO技术临床应用实施统筹管理;将ECMO技术纳入医师手术授权并实行动态管理,制定本机构标准化操作流程,建立健全ECMO技术临床应用监测和评估制度,定期就ECMO技术临床应用的病例选择、并发症、医疗不良事件、术后患者管理、患者生存质量等情况开展评估,并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相关质控中心对ECMO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

- END -  
文章来源:呼吸界  
   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或访谈,思宇医械观察不保证其准确性与完整性。本文所载信息、材料或分析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及其他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收件人不应单纯依靠此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思宇医械观察及其雇员对因使用本文及其内容而引致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ECMO,医疗机构,行政部门,管理规范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