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丙肝、丁肝的传播途径

2020
09/18

+
分享
评论
达医晓护
A-
A+


病毒性肝炎科普系列五

——乙肝、丙肝、丁肝的传播途径

上次我们给大家介绍了,病毒性肝炎目前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肝炎病毒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所以只有了解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规避风险,远离病毒。今天我们再向大家讲解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一、乙肝、丁肝的传播途径与预防要点

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血液进入我们的体内会导致乙肝的感染。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母婴传播

这是导致我国乙肝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和分娩后传播。在之前的科普文章“病毒性肝炎系列科普一——乙肝如何有效预防”中,我们向大家讲解了通过专科医生的乙肝母婴阻断措施的介入,乙肝妈妈们是可以切断母婴传播途径,孕育出健康宝宝的。所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妈妈们无需紧张焦虑,当你们有生育计划时,记得咨询专科医生,医生们会给你们最专业的帮助。

(2)血液、体液传播

如输血或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公用剃须刀或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均可传播。随着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普及,医源性传播已明显减少。目前虽然对供血员进行严格筛选,但不能筛除HBsAg阴性的HBV携带者,所以仍有一定传播风险。

(3)性传播

与HBV阳性者发生无防护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

避免公用个人物品、慎重使用血制品、固定性伴侣、有保护性接触、关注乙肝母婴阻断,这些措施可以让我们减少与乙肝/丁肝病毒照面的几率。

二、丙肝的传播途径与预防要点

丙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也很类似,只是由于体液中丙肝病毒含量较低,且在外界不易长期存活,通过体液传播情况相对较少。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输血及血制品

随着筛查方法的改善,该传播方式已得到明显控制,但是丙肝抗体阴性的丙肝携带者尚不能筛除,输血仍有一定感染风险,特别是反复输血或血制品者。

(2)注射、针刺、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血液透析

如静脉注射毒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等。

(3)性传播

拥有多个性伴侣者及同性恋者属于高危人群。

远离毒品、慎用血制品、固定性伴侣、有保护性接触是保护我们降低丙肝感染几率的有效措施,另外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上市应用与医保目录的纳入,丙肝不再是不可治愈的,价格也更容易被普通家庭接受。丙肝患者需要及时及早就诊,将丙肝病毒对身体的侵害降到最低。

作者:赵慧 上海市东方医院感染科

编辑:杨智

审核:屈莉红 孙烽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本文来自“防治传染病,你我同参与”卫生健康线上科普活动,围绕“新冠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防治主题,为公众提供实用、易懂的防护小知识。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丙肝,乙肝,丁肝,传播,母婴,针刺,输血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