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 | 科学摄取蛋白质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过程中,许多人都Get到一个新的知识点,那就是多补充蛋白质,提高身体抵抗力,从而帮助自己战胜病毒。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究竟扮演了一个怎么样的角色呢?
蛋白质不可替代
如果人体是一座房子,那么,蛋白质就是建筑房子的砖块。只有砖块足够稳固、结实,房子才能久经风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可以当作燃料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能量。
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地进行合成与分解,同时,蛋白质的食物热动力学效应,还能额外代谢掉一部分热量,科学减重的过程中保证充足的蛋白质,不仅能增强饱腹感,还可以避免丢失肌肉,这也就是目前在年轻人里风靡的高蛋白质减肥的原理。
摄入过多也伤身
俗话说,物极必反。长时间大量摄入任何营养素都会带来一定风险,蛋白质也一样。我们下面就来列举一些过量摄取高蛋白食物的坏处。
1、增加体重
短期内,高蛋白饮食可以帮助减肥。但摄入的过量蛋白质通常以脂肪的形态储存,而多余的氨基酸则被身体排出。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体重增加。
2、影响肝功能和肾功能
肾病病友都知道,肾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适当限制蛋白质饮食。这是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含有氮。而已经受损的肾脏则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处理多余的氮和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同时,蛋白质在肝脏中代谢分解出肌酐、尿素、氨等含氮物质,这些分解后的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果过多的摄入蛋白质,就会进一步增加肝脏负担,同时引起肠胃消化吸收不良,很有可能影响到肝脏的正常功能,引起脂肪肝,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
3、腹泻
亚洲人,尤其是我国中南部人群,吃太多的乳制品或加工食品,再加上缺乏纤维,就会导致腹泻。如果您是乳糖不耐受者或食用油炸的肉、鱼等蛋白质,后果更为严重。
4、脱水
人体要靠水带走体内多余的氮。大量的摄取蛋白之后,会加速水分在人体中的流失,即使你并不觉得口渴,仍然可能会脱水。当然,水是生命之源,无论摄入蛋白质多少,每天多喝水还是必要的。
5、增加癌症风险
现代科学证实,一些特定的高蛋白质饮食,尤其是基于红肉的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癌症的风险。过多地摄入加工肉制品易引起大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产生。
相反的,摄入更多的优质蛋白质,可以降低癌症的风险。研究认为,这可能部分归因于肉类中过多的激素、致癌化合物和脂肪的存在。
6、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最近,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虽然高蛋白饮食对减肥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但相应的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式,容易引起减肥者的动脉中出现斑块,特别是不稳定的斑块,它们非常容易破裂并导致动脉堵塞。
另外一些研究认为,吃过量红肉和全脂奶制品导致的心脏病,有可能与较高的饱和脂肪以及胆固醇摄入有关。
7、口臭
假如你吃了大量蛋白质的同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你的口腔还会发出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随着你的进食,身体进入了医学上称为酮症的代谢状态,这种状态会让你的身体产生水果味的化学物质。
摄入多少蛋白质是科学的?
人体每天消耗蛋白质的量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总饮食、健康状况、活动量、性别、年龄等。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般根据体重大概计算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
成年人:按理想体重计算的话,每公斤体重需要摄入1克~1.2克蛋白质,计算下来,一般男性需要量为每天80克,女性每天60克。
儿童青少年:年龄不同需求量会有所差别。比如小学生,一天50克蛋白质就已经够了。14岁~18岁因为生长发育需要,建议70克/天~80克/天。
孕中期、孕晚期的妇女:分别增加15克/天、30克/天。
有运动习惯的人,会特意补充蛋白质粉,但相关的认识误区其实挺多的,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总之,蛋白质并不是越多越好。蛋白质的吸收偏向于身体用多少才吸收多少。
补多了长胖,增加身体负担,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此外,摄入蛋白质的同时,要加强锻炼。锻炼能促进合成蛋白质,减脂增肌。
愿大家健康饮食每一天!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