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上的9月19日:中科大举行“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
历史上的今天即2015年9月19日,安徽合肥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哈医大一院终身教授、83岁的张亭栋老先生荣获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评委会将此奖项颁给张老以期奖励其在使用pishuang(三氧化二砷,ATO)治疗白血病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
Pishuang(以下简称ATO)可能我们中国人都很熟悉,在古代宫廷剧中取人性命的常用剧du之一。但是这味传统的中药或者说毒药怎么就成为治疗白血病的良药呢?1971年,黑龙江省肿瘤防办获悉某县卫生所采用有毒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多地患者慕名求医,随即任命当时的哈医大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张亭栋带队前往调查。专家组发现,此方法来自一位乡间老中医,配方为ATO加其他几味剧毒药物组成,起初只用于治疗淋巴腺结核。由于效果很好,后来被一位药剂师用来治疗皮肤ai,也收到了奇效。
县公社卫生院受到启发,将此配方做成注射针剂用来治疗各种癌症。张老当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白血病,俗称“血癌”,一直在寻找治疗突破口,公社卫生所的配方给了他启发。之后,哈医大的周晋教授进一步研究了ATO对白血病M3型的治疗作用,将其研究项目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得专利权。在研究ATO疗法的同时,周晋团队将成果先后发表SCI论文20余篇。同期,上海的研究团队经多年的研究发现砷剂(亚硝酸注射液)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可使ai细胞自行凋亡。2000年,亚硝酸注射液在美国通过FDA验证可用于临床。
今年9月6日上午,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2020未来科学大奖评选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评委会将“生命科学奖”颁发给张亭栋教授,以表彰其发现ATO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作用。早些时间,中科院的《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中“砷制剂的应用”评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科技发明” 之一。
提示:本文提到的疗法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私自应用易造成严重后果。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我是五号医生吴昊,欢迎关注。明天见!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