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谣言不但误导了公众,也干扰了国家的防疫工作,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近日,一则名为《8.30日记:继续吹哨人,彭志勇医生!》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大肆转发传播,文章称,“武汉大学新冠病毒重症科主任彭志勇医生半年多来通过对多起死亡病例解剖、化验和分析得出结论:新冠病毒是SARS病毒+艾滋病毒的总和……凡是患过新冠肺炎的人,即便核酸检测成阴性,病毒也没有完全消除,仍在较长时间内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9月1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宣传部门表示,这则信息纯属子虚乌有,彭志勇医生从未做过此方面的解剖、化验和分析,也未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则谣言不但误导了公众,也干扰了国家的防疫工作,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关于网传“8.30日记:继续吹哨人,彭志勇医生”内容严重失实的说明
近段时间来,一则“8.30日记:继续吹哨人,彭志勇医生”的信息在朋友圈不断转发,文内假借彭志勇医生之名,发布不实言论,不但误导了公众,也干扰了国家的防疫工作。
该信息假借彭志勇医生之名,发布所谓“彭志勇医生对多起死亡病例的解剖、化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新冠病毒是SARS病毒加艾滋病毒的总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也具有传染性”等耸人听闻的言论。
彭志勇医生并未做过此方面的解剖、化验和分析,也未有相关结论,该信息内容严重失实,发布者也未采访过彭志勇医生,亦非彭志勇医生本人的观点。彭志勇医生强烈谴责发布者造谣惑众的行径,并保留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请大众勿传谣信谣。
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则谣言早在今年三月份,武汉市的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时候就已在微信中开始传播,并且隔三差五就变换一下日期和个别耸人听闻的词句包装成“新闻”再度出现。
微信已成谣言重灾区
2020年上半年的167条谣言中,有130条是直接和疫情相关的。其中,1月20日-3月30日产生的涉疫情类谣言占总数的86%。
在此次统计的167条谣言中,通过圈群传播的有152条,占比91%,微信朋友圈已成为疫情谣言的重灾区,容易在“熟人圈群”形成链条式传播,而微博则成为疫情谣言在公开平台传播的首选地。
在当代社会,谣言则是指人为捏造的、在社会中广泛传播的、引发负面效应的虚假舆论。
从谣言的发展演变规律来看,重大疫情与谣言之间具有相伴共生的特点,重大疫情的扩散时期,往往也是与疫情相关的各类谣言的集中爆发时期。但重大疫情与网络谣言紧密地交织、裹挟,涉疫谣言以互联网为主渠道进行大规模传播,则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才广泛出现的新情况。
疫情致使人们产生一种因未知而恐惧无助的心理,进而迫切希望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更多非官方渠道的“真实”信息,以获取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生活上的行为指引。
所以,网络谣言的持续发酵会进一步加剧社会恐慌。这些都对公共应急管理与社会治理构成了严峻挑战。
疫情期间故意造谣,会被如何处置
依据《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规定,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故意造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严重者,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以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编造散布疫情谣言
新疆乌鲁木齐5人被治安拘留
据新京报9月12日消息,近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发现李某、杨某、曹某、赵某某、藏某共5人通过互联网编造、散布疫情谣言信息,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上述人员的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对5名违法人员分别予以治安拘留5-10日、罚款200元-500元的处罚。
为一篇科普造了谣,毁掉的是一份科学知识。
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件造了谣,毁掉的可能不止是国家名誉。
造谣的人不分时候也不分轻重,也不知是作何居心。为疫情造谣不会让造谣者获得实际利益甚至锒铛入狱。那造谣者岂不只是像跳梁小丑一般,为了存在感成为笑柄?
为了引起别人关注造谣的,是蠢材;
为了抹黑国家造谣的,是败类。
偏偏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蠢材和败类都不缺。
哪怕疫情过去,相信造谣的人依然不会停止造谣。
无妨,只要我们擦亮眼睛不传谣,就让他们继续造谣去吧。相信法治社会不会放过他们的。
来源:健康界整理:暗子
本文部分内容及数据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官方微博、环球时报、新京报、华律网、界面新闻、腾讯网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