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人类向合成有生命活性蛋白质领域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历史上的今天即1965 年9月17日,发生了写入中学化学教材的这件大事——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也是世界首次合成具有活性的人工蛋白。
1958年,中科院提出了“完成世界上第一次人工方法合成蛋白质”的目标之后,这一提议得到各级部门的支持。同年12月,项目正式启动。当时的中国学界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要人工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是什么?生物活性是什么?物理特性是什么?这几个标准就成为先要搞清的问题。所以,美好愿望的实现首先转化为对“美好”标准的研究,而选择胰岛素作为人工合成蛋白的对象在当时更如“云里雾里”。
由王应睐等专家组成的团队先是对上述问题展开了攻关,随即利用当时简陋的条件解决了氨基酸原料的供应问题及硫硫键能否重新链接成胰岛素蛋白分子的难题。
最终,历经7年的日夜奋斗以及无数的波折,我国的科研团队终于完成了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也是多肽链物质首次被人工合成。
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人类向合成有生命活性蛋白质领域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后世学界也评价此次合成工作是中国科研工作者最接近诺奖的一次。但冷静的思考,此次合成工作没有获得诺奖也有内在的原因。首先,诺奖只颁给个人,而此次工作由团队完成,没有人会将此功居为己有,所以即便获奖也不会有人去领奖;第二,纵观诺奖历史,以表彰学术贡献为初衷的评选也从未真正的公平,即便这次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学术价值再大、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再大,和诺奖“擦肩”也十分正常。
但如“正义从不缺席”一样,历史也从不忘记,让我们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我是五号医生吴昊,欢迎关注。明天见!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