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评论:患者视角的“柳州患儿感冒输液死在医院”

2020
09/15

+
分享
评论
吴帅
A-
A+
 


这是近期发生在广西柳州市某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事件。
 
用大白话来描述,那就是父母认为只是一般的咽喉炎、感冒,到了医院输液后,最后阴阳隔绝。患儿父母不接受这个结果,来到医院拉横幅。
 
网络上流传了这个事件现场的视频,看得令人揪心和痛心。当然,在医疗界工作多年的人士看来,这见怪不怪,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医生们普遍的反应是,超敏反应?怎么应付这个“难缠”的父母?甚至有人喊出“医闹”,为涉事医者打抱不平。
 
当听惯了这种内部声音,我想,是不是有必要听听其他人的声音。于是,我做了下面这件事情。
 
我把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视频给一个小学老师看,他是我相识10年的朋友,不会对我有任何隐瞒。我真的,只是想听听他真实的感受和观点,补充一下我的认知视角而已。
 
他看完这个视频,第一下的反应是——如果是我,我也要去找医院麻烦,我要打X那个医生。子女都没有了,钱有什么用。
 
他分享了自己的两个亲身经历。一次到某三甲人民医院,2岁多的女儿输液,先打手、后打脚、屡次打不中,还说要打头。他脾气突然就爆发了,恶狠狠地说,如果再不换专家来打,还让年轻护士打,他就要不客气了。最后一发火,马上就解决了问题。
 
一次带怀孕的妻子到某妇幼保健院看病,取药时说医生开了孕妇禁忌药物,意思是说医生开错药了。他找医院退药费,护士传话说医生下班,下周一再来。他突然就发火了,说你医生开错药,还不回来认错解决问题。如果今天医生不回来,我马上打电话给媒体爆料打电话到政府部门投诉。后来,那个医生“灰溜溜”地回来解决问题了。
 
他第二下的反应才是,医生有没有做皮试?有没有用错药?我告诉他,这是一家正规的大医院(三甲医院),医生肯定是严格按照流程接诊就医,诊断用药一般也是流程化,医生做错的概率是很小的。而且,即使做了皮试,也不代表输液反应就一定不会发生。
 
他的情绪反应是,无论如何,我是不能接受这种结果意外发生的
 
我想,最后一句话,可能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疾病治疗上,即使很多患者到了医院,也不能接受“坏结果”的发生,在心理上根本没有做好这种风险准备。
 
我想,这就是情绪突然崩溃的内在原因。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患者能够理性认识这种医疗风险的存在?并且如何在心理建设上,能够接受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真的很难。换位思考,如果患者没有建立起“医疗不是完美的,而是有风险的”、“输液好比一次手术、手术是有失败率的”、“疾病转归可能是健康,当然也可能是恶化,甚至是死亡”这些基础医疗常识。
 
那么,要理性客观认识这种行为及结果,就不太可能。
 
这件事情本来就很难,但是在中国,对患者进行这种教育,更难。难上加难,这就形成了中国医疗的一个痛点。
 
尽管大众已经隐约知道医院和医疗未必是绝对安全的,但是对具体细节和关键常识,又是信息不足和认知缺席的。
 
中国的患者教育,是投入严重不足的,公众无法客观全面了解医疗行业的真实面貌。而医生们疲于奔命在忙着治病的工作,缺乏这方面的支持和沟通。
 
这就是现状,一个事件,大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认识,甚至是冲突。医疗科普重在患者教育,任重道远。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医疗,医患纠纷,科普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