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医生:耳屎不需要总是掏干净,过度清洁也会带来伤害!
爱干净是个好习惯,很多人都喜欢经常把耳朵掏得干干净净,但是这样就是对的吗?
北京玉泉医院耳鼻喉科的申力主任说:过度清洁耳屎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耳屎,也叫“耵聍”,是一种耳道里面的皮肤腺体自动分泌出来的一种淡黄色的物质。
耳屎的作用也很大。它是一种天然的保湿剂,可以防止内耳皮肤变得过于干燥,挡住污垢和灰尘进入耳道深处;吸收坏死的皮肤细胞和碎屑;防止细菌和其他传染性微生物进入内耳。
在2017年美国耳鼻喉学会发布指南,明确反对挖耳,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是没有必要掏耳朵,因为耳朵是自动清洁的,耳屎是在耳道内产生,借助咀嚼、张口等活动,可自行排出。
通常我们掏耳朵都会用棉签或挖耳勺,这样插入耳朵可能会损伤耳道或鼓膜,或将耳屎推入更深处,造成耳朵的压迫感和听力下降。耳膜附近的耳屎可能会诱发感染。
耳屎不是不卫生的标志,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这是耳朵健康的标志。
知道了这些,改掉挖耳这个有害而无益的习惯吧。当然对于耳屎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这种情况就需要找专业的耳鼻喉医生处理。
什么时候耳屎就必须要掏了呢?
在某些情况,耳屎无法自行排出而堆积在耳道内。若是因为耳屎塞住而造成以下症状,就可以将其清除:
听不清楚
耳朵感觉闷闷的
耳朵很痒
耳朵痛
耳朵有臭味
咳嗽
若是因为耳屎塞住,无法看清楚更深处的构造(例如耳膜、中耳腔),也需要将耳屎移除。
若有以下这些状况,也有较高的机会耳屎塞住!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耳屎 pH 值较高(偏碱性),这个环境下容易滋生细菌,引起发炎而使分泌物增加。
接受过放射线治疗:头颈部接受过放射线治疗的患者,例如鼻咽癌、口腔癌…等等,外耳道的上皮会变薄、分泌腺体萎缩,耳屎会因此变得更干。这类患者若外耳道受到伤害,容易造成严重感染,要特别注意。
皮肤疾病:例如湿疹、脂漏性皮肤炎等等,会增加外耳道发炎以及耳屎塞住的机会。
如果有以上几种情况必须要掏耳屎的话,一定要找专业的耳鼻喉医生掏,不要自己轻易尝试。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