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医美面膜”真相:添加成分成谜,备案用途是治疗软组织损伤

2020
09/15

+
分享
评论
豹耳健康
A-
A+

下次再看到“医美面膜”这个词,一定要警惕~

因为脸红刺痛,在反复尝试各种方法无效后,小琪(化名)在某三甲医院的皮肤科接受了治疗,除洗剂、吡美莫司乳膏等处方药外,医生还给她开了几包敷料贴: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贴、修复功能敷料,还有1瓶修复喷雾,这些产品的外观、使用方法和普通的面膜喷雾几乎一样,但价格却翻了好几番。

小琪说,涂乳膏后皮肤会蜕皮、泛红,但用敷料会比较滋润舒服。而几天前,她惊异得发现,这款她以为很小众的敷料,不仅在某宝能搜到旗舰店,朋友圈的微商竟然也在卖,而且主打旗号是“医美面膜”!

21251600081362829

22821600081363299

相信很多人都通过皮肤科医生、微商、微博抖音护肤博主听说过这些词汇:药妆、医学护肤品、医美面膜,但这些称呼其实都是“伪概念”。

2019年1月,为规范化妆品市场,国家药监局在《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中明确规定,在国家法规层面不存在“药妆品”概念,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的产品(包括面膜)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属于违法行为。

相比“药妆”和“医美面膜”,“械字号面膜”这个概念则更加唬人,不过现实一样残酷,也没有“械字号面膜”这一说。2020年1月2日,国家药监局在《警惕面膜消费陷阱》的官方科普中强调,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它虽然是医疗器械产品,但其实是医用敷料,医用冷敷贴,而不是面膜。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国家不允许医用敷料推广时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词语,“但叫冷冰冰的医用敷料、医用冷敷贴,谁愿意买呢?这正是商家包装这些伪概念的原因。”

68231600081363414

不过总有商家“偷梁换柱”,利用这些备案号来宣传护肤品的功效。

比如在某宝上以“械字号护肤品”为关键词搜索,就能看到一款名为“琦季美医用冷敷贴”的产品,店家宣传其可用于医美激光、微针、水光术后,补水褪红,同时公开该款产品拥有械字号备案——“粤穗械备20180823号”。

21131600081363507

豹耳健康在国药监局官网搜索该产品名,发现其预期用途也为:人体物理退热、体表面特定部位的降温,仅用于闭合性软组织。

48451600081363652

一位资深医美从业人员李迎(化名)告诉豹耳健康,真正合规的医美敷料产品,其预期用途和实际产品的用途也是基本一致的。李迎向豹耳健康出示了一份业内公认合规产品的备案说明,在该份备案中可以看到,产品名称为类人胶原蛋白敷料,预期用途为:该产品用于提供激光治疗术后创面的愈合环境,抑制和缓解皮肤炎症(寻常性痤疮、皮炎、敏感性肌肤等)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后色素沉着与瘢痕形成的风险。

52051600081363716

截至2020年9月14日,豹耳健康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信息,以“医用冷敷贴”为名的产品有3035件。随机点开其中的一个备案主体为“化妆品公司”的备案号,就会发现,该款医用冷敷贴的用途其实是“用于人体物理降温,仅用于闭合性软组织。”

69301600081363782

而一些跌打损伤类的膏药,也是医用冷敷贴的备案号:

18971600081363877

48061600081363969

即便是可以帮助医美术后修复的真·医用冷敷贴,也存在安全隐患。

因为按照目前的管理规定,医用冷敷贴在备案时,不需要详细写明辅助添加成分,一些不良厂商就会趁机钻这个漏洞,比如会私自添加一些激素类成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位要求匿名的知名化妆品牌研发工程师向豹耳健康透露,很多生物科技类公司都拥有医械类批号,这些企业在宣传时会吹嘘其生产标准,是对标医疗器械的生产高标准。

但这些“械字号”产品中添加的原料却往往成“谜”,即便有激素、重金属超标,由于它们不属于面膜,不按照化妆品允许添加或禁用的原料来监管,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ps:面膜是妆字号产品,接受工商局监管)

而假货横行更直接威胁女孩们的脸部健康,很多官方旗舰店销售一百多一盒的面膜,微商、拼购价能便宜一半以上,货源及产品是否真假令人担忧。

11021600081364034

43091600081364259

上海同济大学皮肤学在读博士冰寒指出,敷料作为一类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处理外伤、敷药、保护创面等,所用材料包括纱布、创可贴、胶原蛋白海绵等,作用有止血、防止感染、吸收组织液渗出、保持封包湿润等。

多数医用冷敷贴的作用重点不在于上药、抗感染,而在于抗炎、舒缓、维持一个湿润的环境并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要求成分非常温和,尽可能减少刺激性、致敏性。

而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希川教授则强调,医用敷料主要用于医美术后的养护,如光电、水光针等项目后,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术后恢复期间短时间使用。但不推荐作为日常护肤品长期使用,也不能代替药物来治疗皮肤疾病,比如祛痘等。

当然,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医用敷料市场一定更加规范,但在此也特别提醒各位小姐姐:为皮肤安全考虑,下次再看到“医美面膜”这个词,一定要警惕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敷料,敷贴,医美面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