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血压患者因为没有明显感觉,或觉得自己年轻时就开始服药伤害大,并没有接受早期治疗。
有一种病被称为“安静的杀手”,虽然你可能从未注意到,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滑向慢性病的深渊。它就是——高血压。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曾发布调查数据:我国高血压患者突破3.3亿,18岁及以上居民患病率高达33.5%。但很多高血压患者因为没有明显感觉,或觉得自己年轻时就开始服药伤害大,并没有接受早期治疗。
高血压怎样伤害身体
一、损害血管
高血压最先损害血管,长期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大,会使血管弹性越来越差,好比一个气球被吹胀多日后,放掉空气也不能恢复原样。
二、引发重点器官病变
血管问题又可能进一步引发心脏、大脑、肾脏等重点靶器官病变。
血压水平尤其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在高血压诱发的诸多疾病中,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也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还有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
三、与肾脏互相伤害
肾脏损伤通常是因为顽固性高血压,持续10~20年的高血压会引发肾功能减退,部分发展成肾衰竭;肾损伤反过来又会影响血压控制,导致恶性循环。
四、高血压带来的损伤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强,因此血压控制越早越好。
家庭血压监测具有意义
对于高血压人群,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获缺的手段。近日,《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发布,为广大高血压患者或社会大众提供了专业化的家庭血压监测指导。
高血压是我国目前患病率最高、 患病人数最多的疾病,最新数据显示约为3.3亿。我国居民高血压控制情况较差,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加。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高血压合并症最佳方法和途径。指南也指出,每个人都应该进行家庭自我血压监测。
“家庭血压监测是指我们在家中自我测量,是对诊室血压及动态血压的补充。”
近年来,家庭血压监测逐步被高血压防治专家所重视,家庭自测血压的价值逐步被认同。今天,迦华国际医疗护士长为您讲讲居家监测血压的重要性。
一、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升高,从而对高血压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
家庭血压监测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可以有效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或“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以及“隐匿性高血压”或“隐匿性未控制高血压”。
三、提高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在预后判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四、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
及时检测到尚未控制的血压,为调整降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如何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家庭监测血压方法:测量前休息至少5分钟;坐在桌前上臂袖带放置的位置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两腿放松,落地。
家庭监测血压频次:每日早、晚各测量2~3次。早上在起床后1小时,分别是在早饭、服用降压药、晨练等活动之前测量;晚上在晚饭后、上床睡觉前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前都需要排空膀胱。
建议没有诊断高血压的家庭成员,也应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每年至少测量1次;如果家庭血压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水平较高,为130~134/80~84mmHg,应增加血压测量次数,每月至少测量1次血压。
家庭血压诊断标准
家庭血压的平均值≥135/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或血压尚未控制。
当诊室血压≥140/90mmHg,而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诊断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而当诊室血压<140/90mmHg,而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诊断为“隐匿性高血压”或“隐匿性未控制高血压”。
血压正常者通过定期测量血压也可及时发现血压升高,从而对高血压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快乐生活100岁!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