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癌症,早期发现是关键。选择正确、有效的「癌症早期精密筛查」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无论你是否关注,癌症已然成为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方面,每年有超过400万的新发癌症患者,另一方面。医疗技术发展到今天对于很多癌症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部分的人对于癌症其实是缺乏了解和认知的,所以导致很多时候人们“谈癌色变”。
面对癌症,我们是否只能束手待毙?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积极应对,避免高危因素、做好定期筛查,我们就能多一些主动性。
什么是“癌症筛查”
癌症筛查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它可以让受检者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检查前,专业医生应仔细询问受检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史等,再做相应检查计划,项目主要包括:TCT、HPV等妇科检查、影像诊断(超声、钼靶、低剂量CT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内镜检查等。
10大高发癌症“早筛攻略”
1、肺癌筛查 应该做低剂量螺旋CT,年龄在50-75岁的人应当每年筛查一次;
2、胃癌筛查 需要做血清筛查(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胃镜检查,年龄在40岁以的人应当每1-3年胃镜检查一次、每5年血清学检测一次、每3-6个月HP感染检测一次;
3、结直肠癌筛查 需要做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FOBT)、多靶点粪便DNA(sDNA)、结肠镜检查,年龄在45-75岁的人应当每年筛查FIT和FOBT一次、每3年筛查sDNA一次、每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75-85岁的人要根据患者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历史个体化推荐,86岁以上的人不建议筛查;
4、肝癌筛查 需要做肝脏超声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年龄在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应当每6个月筛查一次;
5、乳腺癌筛查 需要通过乳房X线钼靶检查、B超,年龄在20-39岁的高危人群应当每年筛查一次,40-45岁的人应当每年筛查一次,45-69岁的人应当每年筛查1-2次,70岁以上的人应当每两年筛查一次;
6、食管癌筛查 通过内镜检查,年龄在40-69岁的人应当每1-3年筛查一次;
7、甲状腺癌筛查
做颈部超声检查,高危人群每半年至一年应筛查一次;
8、宫颈癌筛查
需要做液基细胞学检测(TCT)、HPV的DNA检测,年龄在21-29岁的人应当每3年一次TCT,30-65岁的人应每5年一次TCT+HPV的DNA检测;
9、脑肿瘤一般不做筛查,脑肿瘤类型多样,检查手段有CT、MRI、腰穿等,一般有占位效应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等)、头晕、耳鸣等症状时可就诊;
9、胰腺癌筛查 为B超、内镜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补充肿瘤标志物CEA、CA19-9检测,建议5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筛查一次。
切忌忽视癌症危险信号
迦华国际医疗请您关注身体出现的癌症危险信号,如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 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 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 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最后提醒您:
一、癌症筛查专业性强,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尤其应注意体检医生和报告解读医生的资质;
二、癌症筛查并非“一劳永逸”,不同高危人群,应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定期筛查,如果发现癌症征兆,应及时确诊治疗;
三、及早改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癌风险。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