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顽瘤缠身二十年, “黑科技”+“新技术”联合救治
现年41岁的张女士是一名普通的小店店主,很少有人能想到她与肿瘤已经有20余年的抗争史。
20多年前,张女士左侧脚背出现了一个不明原因的质硬包块,影响日常生活。她在当地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术后考虑为纤维瘤病。鉴于该病的特殊性,肿瘤反复发作,在随后的7年时间内她就先后接受了5次切除手术,还被迫切除了左脚的第二趾。2013年,张女士的左侧腘窝又出现质硬包块,经医院诊断为(左腘窝)侵袭性纤维瘤病,进行了“腘窝肿块切除术+血管移植术”。
术后5年,她的身体没有出现明显异常。而当张女士觉得可以彻底告别肿瘤的时候,2018年,张女士左大腿背侧下方又出现了进行性增大肿物,肿瘤又一次“缠”上了她。由于药物治疗能够缓解肿瘤带来的肢体不适症状,这次张女士并没有直接寻求手术干预。直到2020年6月,张女士左侧大腿突然持续胀痛,并且影响了正常活动,为了彻底根除肿瘤,张女士来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找到了已专精骨肿瘤诊疗20余年的何洪波教授及其团队。
▲张女士双腿因肿瘤已显现明显的差别
何洪波教授带领万军副教授、章灿主治医师、隆峰主治医师等组成精干团队对张女士的疾患进行诊疗,发现张女士为左大腿侵袭性纤维瘤病术后复发,肿瘤已累及整个大腿,神经血管全部被肿瘤包绕侵袭。根据目前通常治疗模式,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湘雅医院骨科骨病专科主任罗伟副教授指出,目前,张女士大腿的肿瘤即将生长跨越髋关节,一旦肿瘤超过髋关节区域进入盆腔,将会累及内脏脏器,从而对张女士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长达30cm的神经血管被肿瘤所包绕,所在位置周围神经血管众多,根据张女士的病情,通常医生会建议截肢术,但应用最新的“隔离手术”技术,张女士仍然有保肢的机会。
经详尽术前检查发现,张女士的肿瘤自臀大肌、腘绳肌近端至腘窝区与周围组织肌肌腱紧密粘连,并且包绕坐骨神经,宛如深埋于土壤之中的一条柔弱的树藤,如果切除不当,很容易影响张女士的肢体活动。如何精确切除肿瘤、精确定位并保护坐骨神经是最大的手术难点。经仔细研究,何洪波教授和罗伟主任决定应用湘雅医院骨科“黑科技”——MR混合现实技术。
▲手术中MR混合技术形成的患处模型
在MR混合现实技术的帮助下,何洪波教授团队术中精准定位坐骨神经、血管的位置,将肿瘤从血管、坐骨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剥离,并术中联合应用“隔离手术”技术,干净利落地完成了切除操作,控制肿瘤的复发。经过何洪波教授团队的共同努力,张女士2个多月没有好好活动的左腿恢复了轻松的感觉,虽然还处在术后恢复期,但是张女士已经在念叨要赶紧好起来回去做生意。
▲何洪波教授团队利用MR混合技术切除肿瘤
软组织肉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在保留肿瘤安全切除边界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并重建患者原有动力装置,才能最大限度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由于何洪波教授及其团队选择的“MR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实现精确切除,所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保肢工作中,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了生机。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