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五 五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王晓宁
护理之美,宛若芝兰
人 物 介 绍
王晓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护师。
命运之澜
在病区工作七年后,王晓宁因工作需要回到了手术室,仍然担任护士长。
只不过,此时,手术室的规模已经大多了,成了全院综合手术平台。王晓宁与另一位护士长,轮流执掌帅印,每天要安排全院近220台手术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专科管理上,她从原来只是负责骨科的手术,到需要负责骨科、神经外科、五官科、妇产科等更多学科的手术,除此以外,作为执政护士长,还要负责手术的整个运转系统——包括不同时间的手术安排和人员的分配。
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但王晓宁觉得,来到更大的平台时,又是一次人生的升华,也意味着,必须继续积蓄力量,加油充电。
2005年,王晓宁前往德国进修,在德国著名的创伤中心学习了两个月。“如果说第一次去日本留学,惊讶于设备的先进,那么这一次,我意识到临床设备一点都不输国外,不同的是,救治流程非常高效,负责方圆50公里的急救,有完备的急救车队,甚至有急救直升机队伍。”王晓宁被德国人流程的严谨性折服,她意识到完善的流程会使工作更高效,更安全。
2006年,王晓宁前往纽约的特种外科医院学习,对于关节置换的医生来说,这是殿堂级的医院,而给她offer的,是全世界做关节置换手术排名前五的大咖医生。当到达医院的时候,王晓宁再一次震惊了,她看到这家医院只有十三间手术室,却能拿下一年20000台的手术量。
“他们做到了,一间手术室一天可以完成七八台关节置换手术,这也是源于高效配合的手术团队,但是美国医生和德国医生却完全不同,美国的医生处理方式更开放。这方面,我们与这样优秀的医院仍有很大的距离。对我们而言,关节置换手术属于大型手术,但在纽约,患者是手术当天入院,就像拔牙一样——术前准备,等待医生,进行手术,如若一切顺利,第二天就可以出院。”
她意识到手术团队专科化的重要性,回到国内后,她开始组建精细化的手术专科团队,推动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理念。除此之外,王晓宁在手术室的各种管理上,做出了许多新的改良与创新。比如,骨科手术一直以手术复杂而著称。随着新手术的不断开展,器械种类越来越多,各类配套器械应运而生。目前所有不同的植入、内固定手术均有相应配套器械,这就要求手术骨科护士既要熟悉手术解剖步骤,又要熟悉各类器械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如何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强化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也成为骨科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中,手术器械的管理尤为重要。
王晓宁表示,对于骨科手术而言,感控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对骨科手术的器械、植入物等,灭菌处理要求更高。除了物理、化学灭菌监测外,骨科的相关植入物还要完成微生物检测之后,才能植入患者体内。此外,骨科一些特殊器械是由厂商提供并流转于各大医院,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灭菌前更需要严格的清洗处理,只有彻底的清洗才能达到完美的灭菌效果。
“骨科手术的有些特殊器械是由器械商送到医院,用过后再拿走,下次使用时再送来。事实上,这类器械在各大医院间轮转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这样的器械,王晓宁与医院领导商量后决定:器械就存在瑞金医院,与本院的手术器械一同灭菌清洁放置。器械公司最终被说服了,手术医生也觉得效率高了许多。
器械储存方式的改变,使王晓宁带领的护理团队的《骨科外来器械和植入物备货的标准化管理》获得了2014年上海市护理工作改进成果奖。
创新成果还在延续。
手术铺巾通常是平面的,但由于骨科有很多特殊的手术体位,比如平卧牵引、侧卧牵引等,这种体位就使手术的铺巾变得很复杂,王晓宁在国外见过垂直的铺巾,回国后就和工程师商量,设计出独特的架子——可以使平面铺巾变成立体,更好地隔开无菌和有菌区域。对此,王晓宁在给医院的报告中提出:第一,立体铺巾可以大大减少铺巾用量;第二,大大减少铺巾所用的时间;第三,医生的满意度提高。如今,这类铺巾,已经作为专利在瑞金医院使用。
“出国进修,所见优秀之处,与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创造出更好的方法,这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晓宁说。
口述实录
采访/唐晔 编辑/玉娇龙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