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痛未必是颈椎病,病因可能在脑子里

2020
09/09

+
分享
评论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A-
A+

颅内一个小畸形,导致她脖子酸痛一度无法动弹!

今年40岁的阳江人孙姐,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大概1年前,孙姐的脖颈经常酸痛、僵硬,总觉得脖子上像压了千斤万担一样,绷得紧紧的,连扭脖子这种简单的动作都不敢,苦不堪言。久而久之,脖子的酸痛还影响到了手,左手经常无故麻木,使不上劲。

孙姐先后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脑梗死和颈椎病,但经过治疗后,症状都没有改善。“怎么治都不好,所以每次发作的时候只能吃止痛药暂时缓解。”孙姐一脸愁容。

两个月前,孙姐的症状持续加重,对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只好再一次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孙姐做了头部检查。没想到竟查出先天性的颅底凹陷症,同时合并有寰枢关节脱位、寰枕融合。

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后,我院神经外九科主任穆林森在查看了患者的影像资料后,分析孙姐的症状是由于寰椎关节脱位、枢椎的齿状突向后上方移位压迫脊髓所引起。

经过讨论研究,针对患者的颅底凹陷症,神经外九科团队决定帮助患者磨除齿状突、解除脊髓压迫。手术将从患者的下鼻道、鼻咽部的生理间隙入路,这样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加之在神经内镜下,术中视野宽广,手术者能全面了解手术周围重要结构,有效保证手术的安全。

在内镜辅助下,手术医生经过患者的鼻咽到达咽后壁,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直到颈椎前部。切开患者咽喉壁后,就看到了齿状突。紧接着,医生小心切除部分齿状突,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术后,孙姐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左手麻木无力、脖子酸痛僵硬的症状消失。

35221599560246252

▲术前

30531599560246512

▲术后

颅底凹陷症(basilarinvagination),又叫基底凹陷症,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该病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组织、寰椎及枢椎骨质发育畸形,寰椎向颅腔内陷入、枢椎的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进入枕骨大孔,枕骨大孔狭窄后而使颅窝变小,从而压迫延髓、小脑及牵拉神经根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同时可有椎动脉受压出现供血不足表现。临床上可表现为颈枕部疼痛、活动受限或强直;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无力、肌萎缩;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

神经内镜经鼻咽部齿状突磨除术属于微创新技术。在过去,对于颅底凹陷症通常会采取经口入路的方式磨除齿状突,但该术法具有手术操作不便、创口难以愈合、术后病人生活不便、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神经内镜的广泛应用,经鼻咽部磨除齿状突已经能够实现,与此同时,术中实时神经导航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误差,具有精准、微创、经济、恢复快的优点。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凹陷,脖子,神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