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治疗”已经成了对抗肿瘤的宣传标语,其关键点在于及时发现异常的表现。
“早发现早治疗”已经成了对抗肿瘤的宣传标语,其关键点在于及时发现异常的表现 ,做检查发现病变区域。但是,早期肿瘤很可能没有症状,比如食道癌早期的异型增生,可能不会发生灼烧、胸痛的表现,那应该如何发现呢?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管哽咽、进食中产生刺痛或牵拉感等。如出现此类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医生李婕琳曾表示,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很容易延误病情。
但是有个关键点值得注意,就是患有慢性病程的群体属于肿瘤疾病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有利于病情的控制以及对肿瘤的筛查。因此,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炎、胃肠炎症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而健康人群出现消化系统异常,也要及时进行检查。
1,不要吃过烫的食物。
我们的口腔温度多在36.5~37.2度,适宜进食的温度一般是在10~40度之间。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非常的娇嫩,只能耐受50~60度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的话,会导致我们的食道黏膜被烫伤。长期食用过烫的食物,会使食道反复被烫伤,久而久之,会引起食道癌变。
2,少吸烟、少饮酒。
不少人在生活中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人在吸烟的时候烟雾内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唾液而进入我们的食管部位,对于我们的食道粘膜造成损伤,长此以往下去易引起食道癌的发生。
而酒精是个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长期的喝酒会给食道带来很大的不良刺激,很可能会加速食道部位的病变,从而引起食道癌的发生。
3,日常的饮食要注意细嚼慢咽,不要过快的进食。
很多人在生活中的进食速度非常的快,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因为不经过细嚼慢咽的食物是比较大块且坚硬的,在这种状态下直接进入我们的食道,会给我食道造成很大的损伤。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引起食道癌变。
吃东西一定要细嚼慢咽之后再吞咽下去,这样做不会给我们的食道带来额外的刺激,可以预防食道癌的发生。
4,定期检查。
年龄在45岁以上,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地区,有直系家属食管癌或消化道肿瘤病史或者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人都属于食管癌高危人群,这些人群除了在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还要定期做检查,切记不要以为没有症状就没有癌症的发生。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