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来临,儿童溺水事件频频发生。
5月16日,河南信阳潢川县五名中学生溺水身亡
5月16日,陕西延安子长市两名中学生溺水身亡
6月14日,厦门两男孩溺水身亡
5月28日,秦皇岛卢龙县一名儿童溺水身亡
.......
一次次惨痛的教训,给社会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首先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了哪里;知道孩子去干什么;知道孩子和谁一起;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其次,家长要告诫孩子“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孩子擅自下水施救;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最后要特别注意的是:家长要跟孩子强调,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能力,千万不要下水或手拉手救援。
随着夏季暑期到来,儿童溺水事件开始增多,多数发生在水库、大河、湖边和一些深沟区域。在特殊时期,家长更应该担负起监管的责任,往往一次放任疏忽,就会有惨剧的发生。
在不少的溺水案例中,施救者本身是会游泳的人,然而会游泳不等于会救援。即使水性很好,一旦发现有人落水,也不能盲目下水救援。因为发生溺水时,溺水者往往惊慌失措,在情急之下难免会把施救者当成救命稻草而死命抓住,使施救者无法脱身,甚至被溺水者蹬到水下,危及施救者。
专家介绍,溺水救生应当掌握以下原则:
1.团队救生优于个人救生,器械救生优于徒手救生,岸上救生优于水中救生。
2.施救者首先要拨打报警电话,向公安消防等部门求助。如果可能,最好带救援设备前去救人,例如竹竿、绳子、救生圈、救生衣甚至各种有一定浮力的漂浮物等,既保证了自己的安全,又给予溺水者更加有力的救援。
3.如果需要下水救助,争取2人以上救助1人,充分利用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尽可能保证自身安全。
4.在靠近溺水者并进行施救时,必须掌握正确的施救姿势,那就是从溺水者的背后靠近,一手从其前胸伸入对侧腋下,将其头紧紧夹在自己的胸前,另一只手划水,仰泳将其拖向岸边。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