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染病一尸两命的背后...

2020
09/07

+
分享
评论
医路向前巍子
A-
A+

你们发现没,随着我们的生活恢复到了以前的节奏,慢慢的我们对新冠的确诊数字,甚至死亡数字都变得麻木起来。作为一名医生,巍子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现象。


要知道,每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代表着一条条鲜活生命已逝去,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已破碎啊! 我们平安,真的只是我们幸运而已。

你或许不知道,昨天一天,这个世界上,仍有超过6000人因为新冠而失去生命啊!


到目前为止,这场疫情已经造成了80多万人死亡,巍子今天要讲的受害者,只是这庞大数字中渺小的个体!悲哀如她,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

巍子今天之所以再提这个案例,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时刻保持警惕。

妻子去世后,陈勇一连很多天,都睡不着觉。每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痛得说不出话来。


他恨自己,如果没有放弃治疗,妻子也许能好......


而此时他的妻子翁秋秋,早已被紧急火化,妻子没了,留给陈勇的,只有一个冷冰冰的骨灰盒。


至于翁秋秋,从发病到离世,仅仅12天,她闭眼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


她的故事,整理自《澎湃新闻》的真实报道。


1月7日,一切还好好的。


翁秋秋去菜市场买了鱼头,鸡肉,青菜,做了一锅火锅,和老公、5岁的女儿一起吃。


她胃口不错,吃了很多。


第二天,她有点不舒服,给老公陈勇发微信说感冒了,让他下班后带点感冒药回去,顺便买一盒验孕棒。


傍晚,她发现自己真的怀孕了。


陈勇挺高兴,马上要做第二个孩子的爸爸了,他做了一桌好菜,翁秋秋吃得还行,但精神状态不好。


当时,他们都以为只是小感冒,休息下就会好。


到1月10日凌晨三点,翁秋秋病情突然加重,发烧38度多。


她喊醒陈勇,一家三口骑电动车去了医院——因为家里没人带小孩,他们不放心把女儿独自留在家里。


他们生活在湖北黄冈,所以先到了黄冈市中医院,但医生说要等到白天才能吊水。


他们又冒雨骑车回了家。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一家三口从七点开始,辗转去了多家医院。


到下午,翁秋秋已经呼吸困难,走不动路了。陈勇坐在医院凳子上问她:我们不走了,就住这里好不好?


她那时已经说不出话了,只能不停点头。陈勇看着她,心里特别难受。


而他们后来还是走了。晚上11点,翁秋秋最终到了武汉一家三甲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她的肺,已经全都变白了。


(家属网络供图)


他们之前就知道武汉出现“传染性肺炎”,但谁也没想到,翁秋秋可能就是这个病。


翁秋秋和陈勇是生活在黄冈的外地人,跟人合伙开了一家门窗店,小本买卖,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俩人每个月只有3000块钱的基本工资,还要交每月500块的房租、女儿上幼儿园的钱,入不敷出。


本来,他们准备好了1月12日放假后,回老家过年。


谁知11日凌晨,翁秋秋转入了急救室抢救,很快又进了ICU。


医生说病情很重,需要用一种机器,费用很高,一天要20000块钱。


陈勇愁到快要崩溃。


连着几天,这个男人奔波在医院,不眠不休。12日早上,他困得实在受不了了,才坐在医院的椅子上眯了一个多小时。


那段时间,陈勇和妈妈住在医院附近的一家旅社,为了省钱,第一天没开空调,60块钱一晚。第二天实在太冷了,开了空调,80块一晚。


那旅舍住了很多家属,都是亲人患了肺炎在医院治疗。


翁秋秋被隔离后,陈勇每天在外面想尽办法筹钱,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一遍。


他很害怕,一心只想着不能停药,要把老婆的命救回来。


他打了市长热线、省长热线、媒体的电话,还向社会筹款,筹到了4万多块钱。


但远远不够呀。


翁秋秋进医院的前3天,每天费用5、6万,之后每天2万多。千辛万苦借到和筹到的钱,一共20多万,花出去连个响都没有。


另一方面,陈勇想看看老婆,想跟她说说话,问她好些没有,想吃什么,想做什么……


却一直没能看到。他打电话问医生,每次都是“没有醒”,“还是很严重”,或者“更严重了”。


翁秋秋本来就怀孕,抵抗力下降。医生说,她的手全都发紫了,后来脚也发紫了,全坏死了,病情恶化得特别快。


自从翁秋秋进入重症监护室,陈勇思念得紧,却再也没看到过她,再见时却是阴阳两隔的境地,恩爱的两人只能做来世夫妻。


1月21日中午,陈勇实在借不到钱了,翁秋秋病情又没有任何好转,他万般无奈,跟岳父商量后,签了放弃治疗的同意书。


很快,一个小时后,翁秋秋过世了。


陈勇后来听说,当时医院有一位老人,病情和翁秋秋一样严重,但坚持治疗后慢慢好转了。


这让陈勇心情五味陈杂,虽然岳父母没怪他,但他自己特别内疚。


他想,如果继续治疗,可能老婆还能救得过来,但当时,对于他来说,已经山穷水尽了,他们家已经交不起钱继续住院了。


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人死不能复生,这场意外来得突然、迅猛,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陈勇的余生都将在遗憾中度过。


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时会问妈妈哪儿去了,他答不上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有进了医院才知道什么叫花钱如流水!


医院的过道里,巍子经常能看到沉默不语的中年人,风烛残年的老人,哇哇大哭的孩子,人间百态在这里被浓缩成一幅微观景象。


无论是家属放弃患者,还是患者放弃家属,都让人异常痛心,可是,似乎我们都无能为力!


之前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接受了凤凰卫视采访时说过,“60%的人将60%的积蓄用于生命的最后28天”



这些年,在医院里见惯了生死,我也深知人这一辈子的积蓄,大部分都将花在临终前治病的那段时间。


没进医院的你,根本不知道钱有多不经花。进了医院,你就会知道你的那点钱就像在长江里打了几个鸡蛋,根本拍不出啥浪花。


如今的我们,万事顺遂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还过得去。但意外一旦来临,大多都招架不住。


我不敢想,万一哪天我倒下了,我会如何拖累我年迈的父母?没能给到他们优渥的赡养条件,我已然愧疚于心。


万一父母病倒了,我们又会否、能否给到父母有力的物质支持?


我们很难避免一辈子不遇到这些事情,也无法避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冲击。但是有两样东西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第一,是面对苦难的态度。

第二,是未雨绸缪的准备。


至于如何准备?其实,也没太多的办法,就两条路:


1、不断增加收入、控制开支,掌握尽可能多的存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2、对于结余比较少、收入增幅比较慢的读者,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保险配置齐全,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关注巍子的老粉丝都知道,一直以来我都建议大家一定要把保险配置齐全,那是因为,这些年我在医院里见证了太多悲剧,而这些悲剧很多时候都是一份很便宜的保险就能解决的事情啊!


在此我想再给大家做点简单的保险科普,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已经参加了城镇医保或者新农合,因而可能会觉得已经后方无忧,那你就错了。大病面前,你会发现医保就是个摆设。


目前医院的药品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药100%报销,乙类药部分报销,丙类药一点不报销。像进口抗癌药、靶向药、新特效药都属于丙类药,只能自费。



比如治疗肾癌和肝癌的多吉美,每月1盒,每盒2.3万,需要持续服用到患者不能临床受益为止,一年就是28万左右;


在抗癌早期很有效果的免疫药物pdl-1,一针3.5万,需要打10针,就是35万元;


在抢救危重症病人中常用的人工肺,开机费6万元,之后每天2万元起。


以上统统都是自费,医保无法报销。


有的读者可能又会想,一个人患上癌症、中风、心梗这类大病的概率太低了。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你如果去查一查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你就知道,人一辈子中招这些大病的概率是72%,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在四五十岁后发病的,但我们不能等到年纪大了才考虑这个事,那时要么保费太贵,要么就直接买不了。


关注我的读者应该很多都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我相信,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治疗费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掏的起的,就算掏得起,那又得花多少年来追回这笔损失?


巍子给大家分享一份账单,在保险配齐的情况下,一套流程下来告诉你如何实现看病不花一分钱,还能多获得100万的经济补偿:

支出项

大病治疗费用:约80万

病后收入损失:50万/年*2=100万


收入项

社保报销:15万(平均)

商保赔付:165万(医疗险+重疾险)




假设生了一场大病,在三甲医院治疗共花费80万,经过社保报销15万、百万医疗险报销65万后,相当于自己没花一分钱;

重疾险额外赔付的100万现金刚好拿来补偿患病后2年家庭收入的损失,这样一场大病下来也没影响一家人正常生活。

而没有买保险的情况下,一次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费用,如下图,一下子100万就没了。


这种情况下,医保能帮到你的,说实话真的是杯水车薪。想要救命还得靠保险。在一众偏见中,能正确认识到这点的,你已经领先于许多人。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新冠肺炎,孕妇,医保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