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件事,比过性生活还爽!谁试谁知道,但......

2020
09/07

+
分享
评论
健康大河南
A-
A+

有一种舒服,叫做掏耳朵。

那触电般的酥麻感,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语来说就是:

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

尤其是从中掏出一大坨,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啊~~~

很多人因此沉迷于掏耳朵不能自拔,觉得掏得越干净越好,隔三岔五给耳朵“搞卫生”。

其实,真没必要。

58181599433576737

    耳屎并非一无是处   

耳shi虽然带个“shi”字,但并非一无是处。

它在医学上有一个文艺的称呼——耵聍(音同丁宁),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皮屑混合而形成的。

毫不夸张地说,耳shi是耳朵的天然保护伞。

//   抵抗细菌、病毒感染   //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赋予外耳道抵抗细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21941599433576886

//   阻挡外物入侵   //  

耳shi的黏性能黏住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昆虫,挡住水滴进入耳道内部,避免耳朵被感染而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      保护鼓膜      //  

耳shi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由此可见,耳shi并不是必须清扫出去的垃圾,反而是有功之臣,它一直默默地保护着耳朵。

悄悄告诉你,古时候,人们还会把耳shi作为润唇膏或者治疗刺伤的药膏哦。

58181599433576737

耳朵有自净功能,并不需要特意去掏

有些人总认为耳shi是脏东西,不掏心里不舒服。

这就是典型的手贱综合征,耳朵真不需要你这么勤快给它做卫生。

第一,耳shi对耳朵有保护作用,这点上文已经说过了。

第二,耳道天然的自净功能,大部分人的耳shi能够自行排出。

比如说话、吃饭、打呵欠时,耳shi会随着下颌关节的运动而自然脱落,排出体外。

第三,频繁掏耳朵危害多。

耳垢其实并不脏。耳垢是耳朵分泌的物质,能够起到杀菌、保护耳道的功能,全都清理干净反而会有损害。

63271599433577009   其实,耳朵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很多人一生都不需要特别清理。但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有些人的耳垢就非常多,如果你觉得耳垢太多,最好也不要用棉花棒清理,去医院找医生帮忙比较好。   耳垢一般只会出现在外耳道。但因为人们总是用棉花棒清理,将耳垢推向耳朵深处,造成阻塞。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周围即可,不要插入耳道中。  

58181599433576737

  什么情况下,该掏了? 

平时耳朵痒,耳shi多了,掏掏也无妨。

但记住小掏怡情,大掏伤身,一周最多掏一次。

自行清理时,最好使用软质小棉棒,在外耳道口处轻轻旋转,且深度不宜超过1.5厘米。

千万别用发卡、牙签等尖锐物掏,容易损伤耳道皮肤和鼓膜。

61031599433577123

那到底应该怎么清理耳朵呢?   可以用盐水清理耳朵。盐水滴入耳道中,摇晃几下,然后冲洗干净。   15081599433577221   婴儿油、矿物油和专门的耳道清洁油,都可以用来清洗耳朵。如果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过敏,最后先涂抹在手腕上,一个小时后没有过敏反应再使用。   使用过氧化氢清洁耳朵也不错。这也是常用的耳道清洁液体。   最好购买专门的滴耳器,使用这样的设备将液体滴入耳道中。   如果担心自己操作会出现意外情况,还可以去找医生,他们那里总会有合适的工具。  

31211599433577296

如果孩子耳shi较多的,建议把孩子带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由医生取出。

(想起小时候,我妈在灯光下给我们掏耳朵,没聋真幸运)

58181599433576737

  为啥有人耳屎干,有人耳屎油? 

之前一个妹子在后台留言:

47671599433577382

与“油耳屎”相对的,就是“干耳屎”。

油耳屎呈现为黏稠油状的蜡黄色或黄褐色,而干耳屎是比较干燥酥脆的薄薄干痂,颜色呈现浅黄色。

30031599433577455 而决定耳屎干油的因素,主要是与遗传基因相关。 一般来说,黄种人干耳屎比较多,而白种人和黑种人则多为油耳屎。在我国,大约有10%~20%的人耳屎是油性的。 所以,如果没有疼痛感,“油耳屎”就不是耳朵有炎症所致,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所以,“油耳”并不是所谓的身体湿气重导致的,也不是耳朵有炎症所致,属于正常现象。

24731599433577523

冷知识:一般油耳的人也会有狐臭。

有人对油性耳屎的人作了调查,发现有93%左右的人同时有狐臭存在。

因为油耳和狐臭,同属大汗腺类型,是同一个基因控制的。

这就是为啥外国人爱喷香水的原因,因为大汗腺发达,很多人都有狐臭。

为了掩饰体味,他们有喷香水的习惯。

油耳朵在日常护理上并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干耳朵一样即可。

1、尽量不要掏耳朵,如果实在想掏一般一周不要超过一次。

因为,耳屎会随着我们日常咀嚼、说话等张口动作自动脱落并排出体外,所以,其实一般不需要主动清理。

94481599433577572  

2、如果实在想清理,注意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出来;尽量不要使用指甲和铁签等尖锐物掏耳朵。

3、当然如果长期不掏耳朵,有些人也有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在这种情况下,应到医院请专业医生用专门器械取出。

58181599433576737

  耳朵健康小提醒,记住了 

//   亲吻勿用力,当心吻破耳膜   //  

耳朵是个敏感部位,很多小情侣在亲密时喜欢互吻耳朵。

这里提醒一下,亲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掌握好力度。

因为耳膜的厚度仅有0.1毫米,相当脆弱,如果用力不当,很容易导致鼓膜穿孔

5058159943357792639911599433577975

所以,最好是换个部位亲,毕竟一激动谁也掌握不好力度

另外,还有个地方也不能乱亲——脖子上的颈动脉窦。

56461599433578044

△图源/网络

这是个要命的部位,一旦受力过大,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 按压3秒:头发昏、眼冒金星;

  • 按压5秒:使人昏厥、神志不清;

  • 按压10秒:使人痉挛性抽搐,抢救不及时会致命。

来源:家庭医生(jtys1983)、科普中国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性生活,外耳道,耳朵,耳屎,鼓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