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对术后寒战的影响:一项随机、三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对机体的影响:
1.患者代谢率、耗氧量增加
2.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
3.加重疼痛,引起围术期焦虑
4.严重寒战时颅内压和眼压增高
5.无氧酵解增加,导致酸碱失衡
6.影响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PGE1主要作用于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
纳入标准 本研究招募了96名(ASA I-II)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
排除标准 术前检查肝功能异常(AST>35 IU/L;ALT>35 IU/L);重度肥胖(BMI>35 kg/m2)
剔除标准
因大量出血术后需进入ICU的患者; 术中低血压需终止硬膜外镇痛的患者
麻麻醉管理:
全麻诱导前,硬膜外导管从T11/12或T12/L1间隙置入,置入深度4~5cm。手术开始前硬膜外注射12ml 1%利多卡因,然后以5ml/h的速度连续硬膜外注射0.2%罗哌卡因。 麻醉诱导:丙泊酚(2 mg/kg),芬太尼(1.5~2.0μg/kg),罗库溴铵 (0.6 mg/kg)。 麻醉维持: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均未使用吸入麻醉药、氯胺酮。术中及术后做好体温保护工作:升温毯(40℃,体温超过38.5℃时停止)、输液自动加热装置(39℃)。
寒战的评估由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完成,使用寒战评分(Shivering Score,SS) “0”,无寒战; “1”,竖毛或外周血管收缩,但无可寒战; “2”,只有1个肌群有肌肉活动; “3”,超过1个肌群的肌肉活动但不是全身的; “4”,全身颤抖。 在PACU中评估术后早期寒战(EPS),在患者离开PACU后1小时评估术后晚期寒战(LPS)
样本量计算
本研究开始前,对全麻下行妇科腹部手术后严重术后寒战的发生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接受和不接受对乙酰氨基酚的患者术后严重寒战的发生率分别为9%和34%。α=0.05,1-β=0.8,相对危险度为0.279,计算出每组需要44名患者的样本量。考虑脱落率为10%,目标病例总数为96例。
单独效应(simple effect) 其他因素水平固定在一个水平时,某一因素不同水平之间均数的差别。
主效应(main effect) 某一因素各个水平间的平均差别。
交互效应(interaction effect) 如果一个因素的单独效应随另一因素的水平变化而变化,而且其变化幅度不能用随机误差解释时,称这两个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也叫交互作用。
一般来说,如果两条线(或延长线)平行,就可以初步判断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相交,则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球形(Sphericity)假设是对重复测量设计的一种重要假设。可以看作是方差齐性假设在重复变量(时间或空间)上的延伸。通常可以使用协方差矩阵来检验球形假设。在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时候,除需满足一般方差分析的条件外,还必须进行球形假设检验。如果P>0.05,则满足球形假设;如果P<0.05,则球形假设不满足,需要进行epsilon (ε)校正。常用方法有:Greenhouse-Geisser、Huynh-Feldt 和Lower-bound。
本研究在进行两年后终止,原因有二: 1.符合条件的患者数量比估计的数量少得多 由于腹腔镜手术增多和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使用增加,接受硬膜外 麻醉的患者数量减少
2.当登记到45名患者时,术后严重寒战的总发生率为49%,明显高于未发表的回顾性研究(总发生率为28%)。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本文由“徐医附院麻醉科”授权转载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