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B超报告单常见术语解读

2020
09/06

+
分享
评论
李亚磊谈肝病
A-
A+

肝脏B超报告单常见术语解读

  肝实质弥漫性改变

  肝脏实质出现弥漫性改变是肝脏影像学的一种异常变化,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肝脏纤维化。肝脏纤维化越严重,肝实质弥漫性改变也就越明显,甚至如随着假小叶的形成,肝脏会出现结节样病变。

  高/低、回声、结节

  肝脏高回声结节,大部分见于肝脏良性肿瘤,如肝脏血管瘤。

  肝脏的低回声结节,最常见的就是小的肝囊肿,在影像学上表现是边缘光滑的囊性肿物,内容物是低密度的影像。

  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

  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这是一种肝内多发肿瘤占位病灶的描述,但是它的性质是不确定的,其性质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

  肝强化灶

  肝强化灶可能是患有肝血管瘤,属于常见的良性肝脏肿瘤,部分患者是先天发育异常造成的,也有部分患者是激素刺激影响导致的,主要发生在腹部。

  肝回声增多增强,分布欠均或不均或明显不均,管道结构显示欠清或不清

  长期的慢性炎症,如随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肝细胞变性,部分坏死,出现增生,就出现了肝纤维化增生结节,超声表现为肝质地不均匀,呈小结节样,肝血管因增生受压而变细变窄。报告里会出现肝回声增多增强,分布欠均或不均或明显不均,管道结构显示欠清或不清。

  肝内部光点分布欠均匀

  肝脏的超声提示肝内的强光点一般为钙化或者肝内胆管结石,肝细胞可能有损伤或是硬化表现

  肝门静脉可变宽

  肝脏细胞大量变性坏死纤维化,则渐渐出现肝硬化,此时肝门静脉可变宽,正常是小于 30px,大于 35px 就应属偏宽了,但要综合分析。

  真正的肝硬化B超的显示是什么

  肝硬化声像图特点是“肝脏的大小和形态:肝变小,边缘凹凸不平。

  肝内结构:肝纹理乱,肝内管状结构明显减少、肝内回声增强变粗。门静脉扩张。”可见,肝硬化的B超图像包括大小、形态和肝内结构三个方面。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肝硬化,肝细胞,肝脏,术语,B超,解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