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长期瘫痪 照护家属承受身心重压
郑先生的母亲吴阿姨(化名)是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朔泉村的村民,今年74岁,27年前因外伤致腰椎骨折,手术后下肢肢体功能丧失,瘫痪在床。今年5月份,因脑梗死被收治于鹤壁市人民医院,伴有右下肺肺炎及极高危的3级高血压,出院后,身上留置的胃管和尿管需要定期更换,照护她的家人可没少操心。
从家属口中了解,以往更换胃管和尿管,他们都是全家出动,将患者抬到车上,再开车去医院,排队、挂号……费时费力自不必说,患者身上多处插着管子,须避免情绪激动,每一次搬运过程中他们都是胆战心惊,生怕磕碰到哪里造成意外,可以说是承受着身心的双重压力。
自从得知鹤壁市人民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以来,郑先生就一直在关注这项服务,从一知半解到成功下单,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护士上门的便利。
驱车20公里 将专业护理送进村民家
8月3日清晨,阴沉的下雨天,鹤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责任护士张燕红与王月娇不顾天气恶劣,驱车20公里来到了朔泉村的吴阿姨家中,两名护士均取得主管护师职称,拥有8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对此次工作任务信心十足。
“阿姨您好,我们是鹤壁市人民医院的护士,今天是专门来给您换胃管和尿管的”,张护士介绍道。
医护人员驱车近20公里来到朔泉村
医护人员来到吴阿姨家中
对老人身体进行评估后,张护士用娴熟的手法无痛置入胃管,并顺利更换尿管,动作流畅一气呵成,只用了短短十几分钟。“阿姨,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张护士细心地问道,吴阿姨不能言语,轻轻地摇摇头。
随后,王护士对家属详细交代了注意事项,并进行了饮食指导,吴阿姨伴有重度营养不良,要低盐低脂饮食,注重增加优质蛋白质。“真没想到护士能来村儿里给我们家提供服务,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家属非常感激,在门口与医护人员留下合影。
惠及乡村 打造“互联网+护理”实践典范
鹤壁市人民医院通过与金牌护士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优质护理服务资源下沉,激发护士职业潜力,不仅是医院创新服务理念的重大举措,更是当下探索破解养老难、居家医养难的有效途径。
鹤壁市人民医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由城市走进农村,打破了传统医护服务模式的边界限制,让居家护理服务惠及更多百姓,在鹤壁市乃至豫北地区起到极好的示范作用,形成“互联网+护理服务”落地实践典范。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