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有多离不开心电图?

2020
09/04

+
分享
评论
博迪加科技
A-
A+

房颤发作时,什么最重要?

有人说是直接用除颤器

有人说是去医院进行治疗

有人说是吃抗心律失常药物

有人说是吃抗凝药,防止血栓形成

其实这些都重要,但很多时候除颤器、药物都不在身边,也无法立刻到达医院,这个时候心电监测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今天好好讲一下动态心电监测对房颤患者的重要性。

动态心电监测就是长时间、持续监测心电图,由此可以反应房颤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房颤负荷

(Atrial Fibrillation Burden)

为房颤发生时间占记录整体时间的百分数。该值越大说明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因此该值能客观评价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房颤的有效性。

房颤密度

(Atrial Fibrillation Burden Density)

房颤在发作时间上的集中趋势。当房颤负荷一样时,房颤密度的不同会影响检出率,也会直接指导心电监测方法的选择。


这两个指标对于房颤,就像体温对于发烧、胆固醇对于血脂一样重要,他们主要用于:

l  了解房颤的严重程度

l  了解房颤的发生原因,是否由冠心病、高血压或其他疾病导致

l  更好地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

l  评价血栓栓塞风险的高低

l  判断是否选择抗凝药物

l  评价减重、降压等方式缓解房颤的效果

l  最终预防卒中发生


怎样通过动态心电监测获得这两个指标呢?

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及时捕捉房颤发作时的心电图持续记录房颤不发作时候的心电图

说白了就是持续不停的监测!

由此,大部分人可能第一反应是医院的Holter,可以24小时随时监测房颤的情况。但是由于许多房颤患者的发作时间不确定,无规律可循, 24小时已经远远不足以捕捉到所有房颤的发作。

研究发现,佩戴24小时Holter仅能发现约50%的房颤事件,而佩戴7天房颤事件的发现率可达80%-90%。同时,美国心脏节律协会科学年会(HRS)表示,对于大多数房颤患者而言,如果心电事件监测少于30天,房颤被发现的可能性较低。而通过心电监测器进行长期、连续心电事件监测的患者,房颤发现率升高显著。

但是,连续几天甚至几十天佩戴Holter仅限于短期研究,实际操作的话,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明显不是长久之计。

佩戴Holte示意图

这时候就需要适宜更长时间佩戴的心电监测设备了。

目前常用的设备有心电手表、手持心电记录仪、小型心电记录仪、心电贴、心电衣等,但是他们仅支持短时间内心电采集(1分钟至十几分钟),想起来时候测一下,或者感觉不适时候测一下,这样不仅会对房颤事件有遗漏,而且无法记录非房颤时候的心电图。同时,心电贴对于位置的摆放有一定要求,自行操作经常因为位置不合适而影响监测结果。

心电衣完美解决了上面这些问题,推荐大家使用。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房颤,心电监测,卒中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