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不防老,防晒才防老!快来pick夏天最佳防晒姿势
俗话说的好,养儿不防老,防晒才防老,防晒做得好,男友在高考。夏天到了,防晒的话题自然又被提起。是的,防晒特别重要,而且防晒不该只是夏天才被重视,应该是一年四季都需要严格注意的。科学已经证实,长期注意防晒的人,会比同龄人更显年轻!
白成打光板的宋轶在节目采访中表示,自己在夏天一个月能用掉30多瓶防晒喷雾。大家不要恐慌,毕竟我们也不是女明星,做好软防晒+硬防晒就行,不过大家对防晒仍然有很多误区,快来看看这篇硬核科普,pick最佳防晒姿势!
防晒霜的SPF(防晒指数)是个特别容易迷惑人的概念,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SPF30一定比SPF15好,甚至也许还会觉得保护效果可以好一倍,于是自然地就会认为越高越好。
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SPF15的产品可以阻碍94%的UVB,SPF30可以阻碍97%, SPF50可以阻碍98%,再往上边际效应就越来越低了。一般冬季和室内使用SPF30的,夏季和室外使用SPF50的就够了。
有的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我涂了防晒霜,还是变黑了?其实防晒霜的主要诉求是防衰老和防晒伤紫外线里有UVA和UVB,我们刚才提到的SPF指数针对的是UVB,它是导致皮肤晒红晒伤的真凶。
但让皮肤晒黑的是UVA,而SPF指数其实是不管这件事的。所以有不少朋友选购的防晒霜都只负责不晒伤,做不到有效防晒黑。如果不想被晒黑,大家挑选防晒霜的时候可以注意,阻碍UVA(也就是防晒黑)的指数在日系产品里是PA,在美系产品里是Broad Spectrum(或者直接标明UVA/UVB Protection)。这两个数据一定要会看!
小伙伴还有一个最大的迷思,就是防晒霜应该涂多少?有些人用起来扣扣搜搜,一瓶防晒霜能用大半年,也有人认为量大才防晒,见过最夸张的说法,只有涂抹有a4纸的厚度,才能有防晒的效果,那岂不是脸上戴了一个面具!
一般情况下,防晒霜用量要多于面霜,至少有一元硬币大小,一瓶30毫升的防晒霜,在夏天应该一个多月就用完。一般的涂抹量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一双手臂一次应涂抹2-2.5克,面部一次应该涂抹1-1.5克。所以大家可以用硬币比划比划。
说完软防晒,我们就要说硬防晒,软防晒做足了,硬防晒不到位一样被晒到。“硬防晒”指的是以物质形态出现的防晒产品。比如:防晒伞、墨镜、帽子、袖套、防晒衣这些。
相比起防晒霜的“软防晒”,硬防晒的防御能力其实更强,能更有效阻隔紫外线。前提是要确认以下几点:
选择织物密度高的面料,材质越密效果越好,双层的布料比单层好。
选择能够反射光线而不吸热量的颜色,深红色或藏青色其实是最防晒的颜色。
选择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强的面料,优先顺序为:聚酯纤维>丝绸,羊毛和尼龙>棉和人造纤维。
总而言之,多做遮蔽,防晒霜与硬防晒结合,总是没错的。
夏天既要做辣妹,也要拒绝紫外线,有的时候硬防晒的也是凹造型的神来之笔。选择自己最爱的防晒姿势,和变老、变黑、变丑说byebye!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