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请学会赞美你的孩子

2020
09/04

+
分享
评论
豹耳健康
A-
A+

如何把握鼓励的度,让赞美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不揠苗助长?

对于很多人而言,自杀是需要勇气的,而孩子是个例外。孩子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的想象,也有太多的未知,想象中的世界有多美好,遇到挫折时落差就有多大。如何避免下一场悲剧的发生,如何呵护这些稚嫩的心灵不被伤害,家长与社会要做的还有太多太多。

24061599128451180

含蓄、内敛,似乎是印在中国父母身上的标签。在80、90这两代人的童年里,父母吝于赞美,更多人是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

......

考试考得好,“凑巧了吧,得每次都是这么好才是进步了”;

比赛获奖了,“你们评委这次不是很严格啊”;

新交了朋友,“多学学别人身上优点,把自己身上的毛病改一改”。

......

17791599128451507

那些年,在父母心中,鞭策前进似乎才是政治正确,而鼓励赞美反而是种“异类”。这种教育理念让一代中国人尽管身体成长,内心却缺乏自信。

否定多了,就看不懂自己的优势;怀疑多了,就得不到自我认可的回应。

9781599128452217

80、90时代的人,很多都已为人父母。教育理念的更迭,更多欧美先进教育观念的引入,鼓励教育实际上已经成为主流。

“好厉害”“很棒”“你肯定能做到”这些赞美,在与有孩子的家庭相处时很容易听到。然而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过多的赞美就和过多的批评一样,产生了反作用力:一些孩子,遇到一点小的困难和挫折就闹情绪,稍不顺意,也会停下来不再继续。

可是家长都知道,不经历挫败和历练,没有足够坚强的一颗心,在面对社会的残酷考验时,依然会被淘汰。

如何把握鼓励的度,让赞美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不揠苗助长?也许下面三条能够给予家长一些提示。

89041599128452532

第一,就事论事。

结合实际进行鼓励,而不是单纯的“宝贝你很棒”“宝贝你真厉害”。比如孩子在独立完成一件事,如叠衣服、刷牙这些日常小事后,家长可以表扬孩子的独立,鼓励他独自完成更多的事情,并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长大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第二,找准时机。

不在每件事的后面都顺口进行夸赞,是在孩子努力的时候、勤奋的时候、认真思考的时候、进步了的时候、改正了一个错误的时候,有个更具体的事件和时间,孩子也更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鼓励究竟是因为什么,哪些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帮助他们更好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91091599128452852

第三,增加抗挫能力。

挫折教育不意味着打击,是我们通过给孩子足够的爱、理解与鼓励,帮助孩子从挫折中收获成长,总结经验,学习调整情绪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孩子内心力量的生长。

比如孩子在进行对抗性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体力和技术的关系,可能练不好或是打球打不远,这个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接受失败、抵抗失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适时的理解和支持,能让孩子认识到,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坚持下去,找准问题的原因并尝试改变,才是最大的意义。

直面挫折,战胜自己,征服困难的成就感,是只有以挫折和失败后做前提,才能感受到的。这也恰恰是孩子从挫折中获取内生力量,积累人生经验,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挫越勇的关键。

所以,鼓励和挫折,其实是不可分割且相辅相成的,做为孩子的父母,应当要让他们清楚,社会是残酷的,但世界是美好的,虽然挫折是必然的,但是挫折后的坚强,也是成功的必然。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父母,鼓励,孩子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