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比吃什么更重要的是:在什么时候吃
说到减肥,相信不少人都知道「三分练,七分吃」,但是要怎么吃呢?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低热量、低糖高蛋白等。
因为我们一直认为血糖升高和肥胖与吃了多少有关,即输入多少卡路里,需要消耗多少卡路里。但是最新研究发现,比吃了多少更重要的是,什么时候吃的。
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近期在《内分泌学会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哪怕饭菜都一样,较晚的进行晚餐依然更容易增加体重和血糖,与正常晚餐者相比,晚进食者的峰值血糖水平高出近 20%,脂肪燃烧减少 10%。
研究团队邀请了 20 名健康志愿者(10 男 10 女),并给他们安排了相同热量的晚餐(占每日卡路里的 35% ,50% 的碳水化合物,35% 的脂肪),食物中有脂肪示踪剂,可以监测吃进去的脂肪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这些志愿者间隔 3-4 周分两次拜访实验室,一次在 20 点吃晚餐(LD),一次在 18 点吃晚餐(RD),其余就餐时间一致,并且在 23 点同时睡觉。
晚餐后的血糖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吃零食,并且与正常晚餐(RD)相比,晚晚餐(LD)后血糖和胰岛素都升高了(图A、C),且 LD 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餐,在晚餐后 4 小时内保持较高浓度(图B),晚餐后胰岛素没有差异。
食物中中常见的脂肪——甘油三酯进入人体后经过分解会变成游离脂肪酸,研究人员分别检测了两种物质来观察脂肪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两种晚餐模式,甘油三酯的变化也有明显的差异:
(1)在 RD 期间,甘油三酯 18:00 晚餐后 1 小时达到高峰,但 22:00 后的零食没有导致甘油三酯增加;
(2)在 LD 期间,甘油三酯在 18:00 零食后 1 小时达到峰值,并且和 RD 的峰值相当;而 20:00 晚餐后,甘油三酯逐渐升高,直到 6 小时后才达到峰值(图A)。
从图 B 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LD 的餐后甘油三酯的峰值较晚、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
而游离脂肪酸(FFA)在每天晚餐上升,晚餐后 3 小时下降到最低点,然后在夜间上升(图C),睡眠阶段前 3/4 的 FFA 水平 LD 低于 RD,05:00 后产生交叉,觉醒时 LD 的 FFA 水平高于 RD。
FFA 在晚餐后的变化情况(图D) 显示,LD 模式一开始 FFA 更低(更少的脂肪分解),但在数小时后逆转。
因此,LD 后餐后阶段的特征是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峰值延迟、FFA 动员降低和膳食脂肪酸氧化降低。并且由于睡眠时代谢能力降低,因此进餐时间与睡眠时间间隔越短(相对早睡者)反而容易发生代谢障碍。——早睡不一定是好事。
但是职场人士常常难以避免晚餐时间较晚,可以在傍晚时吃一些高蛋白且可以快速吃完的食物,比如鸡蛋、坚果、酸奶;晚上吃点沙拉、水果、低脂牛奶等。而大餐尽量在早餐或者午餐进行。
参考资料:
[1] Gu C, Brereton N, Schweitzer A, et al. Metabolic Effects of Late Dinner in Healthy Volunteers-A Randomized Crossover Clinical Trial.[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0; 105(8): dgaa354.
[2] Eating an Early Dinner Can Help You Burn Fat, Lower Your Blood Sugar. healthline.com.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