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构抑制剂:吴茱萸碱类衍生物靶向PDE5变构位点的发现

2020
09/01

+
分享
评论
药物化学前沿
A-
A+

通过突变、不同亚型的比对发现Asp563对于吴茱萸碱类化合物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前言

磷酸二酯酶(PDEs)具有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 cGMP)的功能,从而终结传导的生化作用,含11种亚型。靶向抑制PDEs的药物研发取得非常大的成功,目前超过10个抑制剂批准上市;其中PDE5抑制剂最为成功,但缺乏PDE亚型的选择性,易导致头痛、鼻塞、消化不良等副作用。难实现选择性主要是由于PDEs的活性位点具有高度保守性,发现非活性位点的变构抑制剂有望实现亚型间的选择性。

85261598922025966

本研究首先通过Allofinder预测PDE5潜在的变构位点,发现两个潜在位点,其中位点I为研究最为深入的活性位点,位点II具有一个体积达468Å3的潜在口袋。基于位点II进行了In-house naturalproduct library的虚拟筛选,发现天然产物吴茱萸碱(EVO)及衍生物7b、(S)-7b能有效结合于该位点。体外PDE5抑制活性IC50为2.1 μM, 340 nM和110 nM。

73971598922026311

通过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S)-7d和(S)-7e展现出了非常好的PDE5抑制活性,IC50达到30-50 nM,化合物(S)-7d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达14%,而化合物(S)-7e仅1%。

38481598922026423

通过测试11种亚型的活性发现(S)-7d和(S)-7e能够实现高度选择性,仅在PDE10A上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

66261598922026474

通过PDE5与(S)-7e的共晶结构发现,化合物结合于预测的变构位点II。化合物(S)-7e的结合并未显著改变蛋白的结构特征,但结合了化合物(S)-7e 显著改变了H-loop (Arg659−His685),最大变化达到24Å,并直接阻断了抑制剂/底物与活性位点的结合。

49201598922026563

通过突变、不同亚型的比对发现Asp563对于吴茱萸碱类化合物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651598922026729

最后评估了最优的化合物(S)-7d的成药性,并通过小鼠肺动脉高压(PH)模型评价了其体内效果,口服20 mg/kg (S)-7d可显著降低由monocrotaline (MCT)引起的肺小动脉壁厚和高血压,与10 mg/kg西地那非的水平相当。

30611598922026903

总结:

本文通过变构抑制剂策略实现PDE5的高选择性抑制,首先为PDE5抑制剂的发现拓宽了思路;其次明确了PDE5变构位点的生物学功能;最后还提供了一类吴茱萸碱新骨架。

参考文献:

[1] Tianhua Zhang. Discovery of Evodiamine Derivatives as Highly Selective PDE5 Inhibitors Targeting a Unique Allosteric Pocket. J. Med. Chem. 2020. DOI:10.1021/acs.jmedchem.0c00983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PDE,化合物,亚型,吴茱萸碱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