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能明目?蛇胆能清热?当心,有人生吞后得换肾!

2020
08/30

+
分享
评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A-
A+

正确治疗疾病,不可轻易迷信偏方。

吞服鱼胆

导致肾衰竭

迷信偏方

拖延为尿毒症

最终通过换肾

重启人生


   

8月27日,因一口野味“吃”掉三年人生的张先生,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顺利出院时感慨万千:“感谢周江桥教授团队,我的人生终于能换肾重启!”

    41岁的张先生是贵州人。三年前一次他和朋友聚餐时,听闻吞食野生鳜鱼的鱼胆“有奇效”,谁知服用后,他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后续出现腹痛、皮肤黄染、尿少症状,在医院就医时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侥幸捡回一条命后,张先生又寄希望于“土方”康复。两年来他每天几大碗药,前后花了大几十万,可2018年底检查时肌酐高达700多。听闻自己已经进展为尿毒症的时候,张先生懊悔不已。

    此后,张先生一直依靠每周两三次的透析维系生命。期间,他又遭遇带状疱疹、军团杆菌的侵袭险些丧命。去年底,张先生慕名找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周江桥教授,希望通过肾移植重启人生。

    2019年的最后一天,周江桥教授、邱涛副教授、陈忠宝医生执刀,为顺利配型成功的张先生进行了肾移植手术。术后一周,他的肾功能即恢复正常。

    正当他满怀期望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时,新冠疫情来袭。器官移植术后病人免疫力较低,术后易感染,还需要定期服用药物和抽血。眼见武汉封城的张先生又陷入了绝望: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回到贵州老家?

疫情期间医护上门抽血

    绝望之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医护对张先生不离不弃。党员医生邱涛副教授牵头组建送药小分队和抽血小分队,为张先生这样的肾移植术后患者送上了“救命药”,并上门为他抽血检验身体状况。2月底,张先生出现移植后的排异反应,陈忠宝医生驾着私家车将他送到医院。在周江桥教授团队全力救治下,他的病情得到控制。

    觉得在武汉“特别安全”的张先生,一直在武汉定期复查,直到7月才返回贵州。8月19日再次复查肌酐升高后,他再度返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治疗,“在武汉,在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我放心!”


   

   

   

   

   

   

   
专家提醒    

   

器官移植科主任周江桥教授提醒,不少人迷信“鱼胆明目”“蛇胆清火”而盲目吞服。但这些胆汁中大多含有胆盐及氰化物等,剧毒的胆汁毒素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中毒。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引起肝肾等多个器官功能的衰竭乃至死亡。所以市民切勿盲目食用各类野味和偏方,避免悲剧发生。

感染科王鲁文副教授提醒,生吃鱼胆、蛇胆等内脏会带来两大隐患:

一来会感染寄生虫,其中肝吸虫容易寄生到人的胆道系统,幼虫生长过程中会分泌排泄物,引起黄疸、胆管炎症甚至胆道肿瘤;裂头蚴还会钻入脑部、肠道等部位损害相关脏器功能;

二来胆汁中会含有胆酸、氰化物等毒性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由于免疫系统对鱼胆蛇胆中的毒性物质难以辨识,在其抵抗胆汁毒素的同时,也会引起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损伤,导致中毒性肝炎。病情较重的短期内即出现肝肾功能衰竭,此外鱼胆中的毒性物质对肺、肾、血液系统等都有一定的危害,造成的损伤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起来非常麻烦。

所以

鱼胆蛇胆

你还敢生吞吗?

策 划 / 王卫星

文  字 / 杨  岑

制  作 / 龚雨西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功能衰竭,肾移植,蛇胆,胆汁,武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