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秋老虎”出没,快收下这份攻略!

2020
08/30

+
分享
评论
糖友生活百科
A-
A+

前方“秋老虎”出没,快收下这份攻略!

“秋老虎”虎视眈眈

俗话说得好,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立秋处暑之后,北方地区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但南方高温还会反扑,“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秋老虎说的就是这种高温反扑。

 秋老虎

三伏出伏之后出现的短期回热35°C以上的天气

出现时间:8月与9月之间(出伏之后)

持续时长: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候秋老虎去了又回,较为反复

天气特征: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一场秋雨一场寒”,虽下过几场雨,早晚天气凉快了些,但白天依然高温暴晒,“秋老虎”虎视眈眈,正在反扑!大家要做好准备,谨防秋老虎伤人。

“秋老虎”来势汹汹

出伏之后的短期回热天气,因像一只老虎一样蛮横霸道,所以民间称这段时间为“秋老虎”。既然是“老虎”,其威力必然不可小觑,一不留神,老虎发威,其伤害可大可小!“秋老虎”会出现哪些“咬人”事件?


01  小心中暑

秋老虎出没期间,白天尤其是午后高温暴晒,再加上天气干燥,身体容易缺水,不利于排汗散热,如果气温超过35°C,日照时间越长,出现中暑的可能性也越大。

应对措施:出门做好防晒措施,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日晒,注意通风,及时补充水分。



02  易得燥症

秋主燥,燥易伤津,温燥伤阴。初秋气候干燥,易出现皮肤干燥、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口干咽燥等燥症。

应对措施:多补充水分,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缓解秋燥不适感。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以及一些润燥的食物,例如银耳、百合粥等。

03  易伤脾胃

秋季消化道疾病高发,再加上经过苦夏,到了夏秋之际,人的脾胃、消化能力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而秋老虎期间出现的高温天气容易使人“贪凉”,偏爱生冷食物,进而容易损伤阳气,进一步损害脾胃。

应对措施:尽量少吃或不吃生冷寒凉食物,如西瓜、冷饮等等,同时忌辛辣,可多吃点酸味或苦味果蔬,如猕猴桃、西红柿、苦瓜等。

04  心脑血管病高发

夏秋之际气温变化大,易引起血压波动,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导致血压升高;再加上高温出汗,身体水分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血管疾病;天气闷热,人易烦躁,情绪波动大,对心脏也不友好。

应对措施:多喝水,及时补充散失的水分;穿透气的衣服,注意气温变化,防寒保暖;动作不要过猛,例如猛起床、猛回头等,以免出现脑供血不足,出现意外;最后,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虽然“秋老虎”来势汹汹,但只要做好防护准备,秋老虎也是可以降伏的!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秋老虎,攻略,血压,水分,脾胃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