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香港COVID-19感染者4月份痊愈,日前去西班牙旅游后返港,再现病毒核酸阳性。
来自专辑
COVID疫苗科普
据香港媒体报道,一名香港COVID-19感染者4月份痊愈,日前去西班牙旅游后返港,再现病毒核酸阳性,成为全球首宗二次感染个案。港大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杜启泓25日表示,研究比对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基因排序,发现基因分支有多处不同,可以证实是二次感染。
该消息引发了一些人对于疫苗效果的担忧,有些人据此认为群体免疫就是一个笑话,陶医生对此有三点看法。
第一:此类事件必然出现,不出现才怪。
在生物学领域,很难有打包票的事。
以前我们说狂犬病死亡率是100%,现在似乎也有特例出现,但狂犬病100%死亡这个判断仍基本成立。麻疹说起来也是感染过就终生免疫,但也有少数人会二次感染。俗话说,一山更比一山高,反过来就是一山更比一山低,人群中总是有些人可能因为免疫机制问题或是我们尚未认识到的原因,无法抵御相同微生物的再次感染,这是一个客观现象。
再以狂犬病为例,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狗,在其发作后咬人才会让人得狂犬病。但是,一旦狗的狂犬病发作,那就一定有症状,且10天内几乎100%会死亡。传说中那种人死了但狗还活得好好的、看上去无症状的带毒犬是否真的存在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不排除这种无症状带毒犬的存在,但即便存在也是极其罕见,没有流行病学意义(也就是不必考虑)。
可以料见,今后还会有此类案例报导,甚至感染相同病毒的案例也会有。关键在于:这种案例在自然情况下的占比是多少,如果非常普遍,则说明感染后的免疫力并不牢靠,这是疫苗需要担心或者改善的痛点;如果非常罕见,那说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感染后的免疫力可以维持很长时间,对于疫苗是利好消息。
目前全球感染者超过2300万人,从这个规模来说,其中很多人应该有机会二次感染,但目前二次感染案例报导很少。陶医生谨慎乐观地认为,人群感染后的免疫力还不错,不排除某些人运气不好免疫力很快消失。
张文宏医生也指出,如果“再感染”成立,那么在疫情高发和流行地区,再感染会成为常态。而即便“再感染”,人类目前已知常见的冠状病毒免疫时间也远远超过4个月。因此,他建议在没有进一步科学报告之前,无需过分紧张。
针对某些人声称这例二次感染宣告群体免疫论破产,陶医生觉得他们对群体免疫的理解不够深刻。自然感染是没法实现群体免疫的,因为新生儿都是易感人群,只要新生儿不断出生,易感人群就会积累,就会隔一段时间出现疾病爆发。历史上,群体免疫只有在疫苗广泛应用后才有实际意义。所以,现在误解和污名化群体免疫,很可能在将来用疫苗实现群体免疫后被打脸。
第二:这是否说明疫苗很可能无效?
由这种再次感染现象而担心疫苗无法有效保护,这是很自然的联想。
然而,没有一种疫苗可以实现100%的保护。现在保护率最高的可能是狂犬病疫苗,超过99%,麻疹疫苗接种2剂的保护率估计在97%以上,流感疫苗的保护率可能是现役疫苗里最低的,大约在60%-70%左右。目前,美国FDA和中国食药监局出台的COVID-19疫苗指南中,设定的疫苗保护率最低为50%,中国还希望疫苗保护期在6个月以上。
现在,我们连第一代COVID-19疫苗都还没有拿到,制订这样较低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帮助第一代疫苗诞生。当然,实际第一代疫苗的数据可能远远优于这个标准,这样我们就暂时不需要开发第二代疫苗了。如果运气不好,第一代疫苗效果不佳,那么我们基于第一代开发第二代,难度也会降低不少。
通常来说,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其强度和持久度都略逊于自然感染。但是,我们对传染病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制备疫苗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有些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已经超过自然感染,比如Hib疫苗和宫颈癌疫苗。COVID-19疫苗有多条技术路线,除了传统的灭活疫苗,其他技术路线的保护效果都有可能超越自然感染。
第三:为预防二次感染,是否需要多次接种疫苗?
通常而言,对于一种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的传染病,如果人体再次感染,通常症状会轻微不少。
人体对微生物的免疫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有一种记忆效应,当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即便不能避免感染,也可以在感染后迅速通过记忆效应唤醒免疫机制而清除病原体。通过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大致如此,但通常略逊于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
比如水痘,接种1剂水痘疫苗后的保护效果会逐年衰减,导致儿童期接种的疫苗,到小学时效果就不尽人意,常常导致水痘在小学里爆发。但是,调查也发现,接种过疫苗的孩子相比没接种过疫苗的孩子,水痘的皮疹数量以及其他症状的严重程度都会轻不少。
现役水痘疫苗是活病毒疫苗,会引起人体的隐性感染,但其感染程度不如自然感染,所以其免疫效果也不如自然感染。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办法,就是在孩子入学前接种第2剂水痘疫苗。
现在还没有任何一款COVID-19疫苗,有足够证据宣布其真实的保护率和保护效果维持时间,所以现在谈是否要多次接种疫苗还为时尚早。
目前,除了中国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只接种1剂,其他目前进入人体临床的疫苗都是接种2剂。从我个人对疫苗的理解来说,我认为接种2剂很可能是一个效果、成本、安全性比较均衡的方案,接种1剂则有点悬,但希望也能成功(如果成功,少接种1剂会很有优势)。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