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爸妈还让你开空调吗?眼看8月快要过去,但多地的“秋老虎”威力不减,气温仍居高不下,还应继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千万不要为了省电热出毛病。近日,杭州就有一位独居老太因为舍不得开空调,中暑昏迷进了ICU。
独居的章奶奶,平时由保姆李阿姨照顾生活起居。8月25日晚7点,李阿姨进房间看到章奶奶躺着,便呼唤了几声,哪知老人怎么也叫不醒。当时房间窗户关着,李阿姨看章奶奶身上都是汗,额头也很烫,马上打电话给章奶奶的儿子,一起把老人送到了医院。
到了急诊室,章奶奶呈昏迷状态,体温飙升到40.1℃,血气分析提示呼吸衰竭,医生立即为她气管插管,通过呼吸机辅助维持呼吸。经过一番紧急处理后,老人被转入ICU病房进一步监护治疗。
后经物理降温、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导尿等对症治疗后,章奶奶的情况终于稳定,神志逐渐转清,后续还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才能康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章奶奶昏迷,还出现40.1℃的高烧?医生仔细询问病史,才找到了原因所在。
原来章奶奶生活极其节约,平时为了节省电费,在闷热的室内也舍不得开空调和电扇。闷热的环境导致章奶奶中暑,而且还是程度最重、死亡率最高的热射病。
医生表示,热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露于热环境下,或是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人体核心温度会迅速升高至40℃以上,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这种病一旦发生,死亡率、致残率极高。好在章奶奶入院及时,经过抢救已经脱离了危险期。
秋老虎发生在24节气当中的立秋之后,一般发生在8-9月之间。秋老虎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回归,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的高温暑热天气。虽然是秋天,但天气很闷热。
医生提醒,避免在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停留过长时间,避免剧烈体力活动或长时间的高强度体力活动。此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婴儿、儿童、少汗症、严重皮肤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等,体温调节能力弱于正常人,更应警惕。
那秋天到底应不应该开空调呢?可以开,但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不宜通宵开空调。
秋季夜晚室内比较闷热,但通宵开空调对身体并不好,如果实在太热,不妨在晚饭后就开启空调,在睡前关闭或调节至微风或睡眠模式。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通宵开空调更需慎重,也可在夜间使用电风扇辅助降暑。
2、合理设置温度。
秋季空调一般设置26至28摄氏度就行了,既省电又舒适。制冷时室温定高1摄氏度,制热时室温定低2摄氏度,均可省电10%以上,而人体几乎觉察不到这么微小的差别。
3、保持室内湿度
空调房呆久了,常会口干舌燥,这是因为秋季长时间的吹空调,体内的水分容易被冷气蒸发,以致身体及皮肤表层缺水。长期缺水的皮肤易产生干纹,最好的方法就是选用湿度均匀、送风柔和的水系统中央空调。如果家中不是水系统中央空调,也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或绿色植物,进行加湿保湿。
4、避免风口直吹身体
过量的冷风直吹,会造成感冒流涕,凉气等疾病的产生。空调使用高峰季节常常伴随着感冒和发烧,主要是因为在空调房里呆太久。出门前半小时最好先提前把空调关闭,避免因温差导致感冒。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